中国北斗:三十年磨一剑,打破美国封锁
自远古时代起,遥远的天空外究竟有些什么?就成为了无数华夏子孙所共同感到疑惑的话题。从敦煌飞天的畅想到古人万户想要靠火箭与风筝遨游天空,都体现
自远古时代起,遥远的天空外究竟有些什么?就成为了无数华夏子孙所共同感到疑惑的话题。
从敦煌飞天的畅想到古人万户想要靠火箭与风筝遨游天空,都体现出了无数中国人对这神秘天空的无限遐想。
那为什么天空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站得高望的远”,人类所处的位置越高,所能够获得的信息也就越多,这样的观点在近现代的历史上尤其重要。随着科技进步,人类一点点地开始认识天空、利用天空,而人造卫星就是重要的一环。
在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没有升空前,卫星市场主要由美国、俄国、欧盟主导,无数国家的军事、运输都依附于他们的卫星,中国也是如此。
但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的道理所有人都懂,既然用了他国的系统,就必定会受到他国的牵制,卫星领域也是如此,所以我国无数科研人殚精竭虑了三十年,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这一壮举使得美国不再能封锁我们的科技,意义重大,那这事件背后,有又怎样的一番辛酸血泪呢?
银河号事件背后折射出的卫星导航系统问题
说起卫星问题,笔者看来可以将中国卫星的发展历史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研发制造卫星的能力,所以在很多事件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这也就是中国要研制自己卫星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第二阶段就是中国开始研制属于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并一步步打破美国封锁,让自己制造的导航系统能够被世界认可。
在这第一阶段里,有很多事件都可以表示出卫星问题的重要性,这其中就包括被称为“九十年代外交三大耻辱”的“银河号”事件。
1993年,美国声称在中国大连港出发,目的地为伊朗的“银河号”货轮上装载有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两类化学武器。那时的我国还尚且没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所以在大海上的银河号想要行驶,就必须依赖美国的GPS系统。
但这时的美国却以检查化学武器为由,停止了GPS系统对银河号的服务,这一举动让在大海上航行的“银河号”一下子没有了地图,直接失去了运送货物继续前进的能力。
同时美国还通过种种手段,阻止了很多国家接纳“银河号”驶入港口,这一行为使得“银河号”只能被迫停泊在茫茫大海上,犹如在湍急河水中随波逐流的一片叶子,随时面临着种种危险。
由于事出突然,银河号上并没有准备足够长时间使用的淡水与生活物资,所以船员们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从一开始的三菜一汤到两菜一汤,而且在供应量上也发生了下降,除了吃最要命的还是喝。
由于淡水的缺乏,船上的船员们几乎不能洗澡,而海面上的温度最高能达到50摄氏度,对于在船上生活的船员们,这段这日子绝对是痛苦的回忆。
直到十多天后,经多方协商,才让银河号停靠在阿联酋东北部的达曼港,美方与中方一同开始对船上货物进行检查,最后以并未查出化学武器而告终。
虽然这次事件的结尾是美国窝囊收场,留下一段笑柄,但也让中国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打造属于自己国家的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只有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才能够不再在诸如此类的情况下受制于他人。
而且卫星导航系统在军事上也有着重要地位,各种定向打击的武器都需要以导航系统作为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那么一旦战争开始,我们则必将处于劣势地位。
除了交通运输与军事用途,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卫星定位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灾情的深入了解还是组织营救,导航系统都能提供良好的来自天空的帮助,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拥有属于自己卫星系统的原因。
也正因如此,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打造属于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这件事被逐渐地落到实践中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时至今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一点点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里,它在交通运输、水文监测、气象预报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自己的作用。
而现在的北斗系统经过许多年的发展,已将渐趋完善,已经与美国的GPS、俄国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一同成为了联合国认可的卫星系统供应商,并且已经与超过100个国家签下了合作协议,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认可、使用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中国就已经开始探索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道路,并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是建设北斗一号系统,这一阶段最早开始于1994年,直到2000年发射了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那时的系统已初具模样,但只能为中国用户提供部分卫星系统的服务,尚不完善。所以在2003年又发射了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至此,北斗系统的第一步结束。
第二步开始于2004年。在2012年底,成功发射了14颗卫星,并组成的卫星发射组网,这一举动使得北斗系统将自己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了整个亚太地区,并且更加稳定,功能也有增加。
第三步开始于2009年。在2018年年底时,共计完成19颗卫星的发射,这也使得整个北斗系统的基础建设完成,已经可以开始向全球进行完备服务,并在2020 年6月23日成功发射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也是北斗系统的第五十五颗卫星,也标志着北斗系统计划的建设完成。
从20世纪80年代的设想开始,到2020年的全面建成,北斗系统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建设与完善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落在纸上不过是短短的几行数字与文字,可这点横撇捺的背后,却是一批批人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毅然决然的奉献给祖国建设实业的决心。
我们能一眼看到的,似乎是北斗系统三十年的蒸蒸日上,可我们也应该知道,这三十年里,北斗系统的建设遇到了怎样的困难,这其中美国对我们的种种技术封锁更是引人深思。
美国技术封锁下的科研
美国对于中国在科技上的封锁与打压是有目共睹的,其实换成通俗的语言来讲,美国的技术封锁就是一句话“我们高科技的核心不卖,你们的工业产品我们照买”。
在1949年时美国与自己的北约盟友建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限制高科技技术向社会主义国家转移。
在1993年时,“巴统”宣布解散,可技术封锁仍未被打破,像我国这样需要提高科技来转变技术形态的国家一直都在被巴统所带来的阴影笼罩着。
在1995年,又有许多国家签订了《瓦森纳协定》,这其中就对限制出口的物品做出了更为细致的规定,高科技产品均在清单之中,而工业产品却没有多少上榜,也就意味着我们这种工业大国出口的产品会越来越多,但价格却不高,同时又无法买入高科技产品改善产业,由此带来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这就是美国对中国技术封锁的做法之一。
而除了这一点,美国还不断地干扰其他国家与我们的科技贸易,从而对我们进行科技封锁,在2006年,中国与意大利阿莱尼亚空间公司签订了发射意大利卫星的合作协议,但在美国的百般阻挠下,最终意大利阿莱尼亚空间公司宁愿选择单方面破坏协议,赔偿一笔不菲的为违约金也不再继续协议。
无独有偶,早在2004年时,捷克政府曾决定向我国出售总价值五千多万美元的雷达系统,但美国得知后,开始不断对捷克政府施压,让他们迫于压力最终取消了交易。
美国有些世界上最为顶尖的科技,但却并没有一个大国应该有的胸襟。
他依仗着自己的资本积累,不断地在科技上封锁我国,甚至为了阻止航天事业的人才回到我国国内,不惜软禁关押科研人士,这其中就有著名的钱学森先生,他在两弹一星上的贡献也为后来的北斗系统升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没有钱老先生的努力,只怕中国的北斗系统建立还需要晚个二十年。
这种种都是美国妄图干扰我国研制属于自己高新科技的封锁,而无数的北斗研究者则用他们自己的能力与成果告诉了世界,中国可以打破美国的封锁,用三十年的时光铸成一柄利刃,并用这利刃斩断所有不友好国家的桎梏。
近几年里,我国不光是在北斗这样的卫星导航系统领域取得了突破,也在很多方面突破了其他国家的技术垄断,这些事件都在向世界表示着,中国这个从遥远时光里走到现在的雄师,正在一天天觉醒,一天天更强大。
我们不畏惧任何国家的任何手段刁难,因为没有什么能阻挡这只雄狮前进的步伐。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犯你的权利, 请联系我们(点击查看联系方式)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