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龙腾飞之际:缅甸还有谁可以依靠?
缅甸联邦共和国(简称缅甸)悬于印度与中南半岛之间,是中国西南方向上的重要邻国,被誉为”佛塔之国”、”翡翠之国”。18年,在缅甸国内影响巨大的
缅甸联邦共和国(简称缅甸)悬于印度与中南半岛之间,是中国西南方向上的重要邻国,被誉为"佛塔之国"、"翡翠之国"。
18年,在缅甸国内影响巨大的社交网站"脸书(Facebook)"出现了一篇影响力极高的文章《亚洲龙腾飞之际》。这篇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文章,实际上就是在替缅甸当前的发展困境循脉问诊,为其国家的未来寻找出路。
作者在文中疾呼:"佛祖即将成佛之际,都要找棵菩提树作依靠!"正如毛主席所言,"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在国际关系领域亦然,找准朋友对缅甸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人口众多,国土辽阔,资源禀赋极佳的缅甸,如何沦落到"捧着金碗要饭"?环顾当今世界,缅甸还有谁可以依靠?本文将严重文章作者的思路,深入剖析历史,对这一问题进行解读。
从巨富到赤贫的缅甸
从历史上看,但凡国家实力的兴衰,都会经历一个缓慢的过程。英国相比从前是衰落了,但小日子照样不错。破船也有三千钉,豪门大户即使破产了,扫扫地缝也能吃三年。
但缅甸就是这样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国家,从亚洲最富国沦落为最穷国家,仅仅用了70年。因此一举夺得了"亚洲倒退速度最快国家"的桂冠。
70年前的缅甸,富裕程度是大家难以想象的。其国内生产总值有120多亿美元,人均700出头。要知道同时期的中国只有不足100美元,美国也只有600多美元。彼时的缅甸是活脱脱的土财主,亚洲第一富豪。
其实缅甸经济富裕的原因并不复杂,无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 资源多。缅甸地处热带,几乎占据着中南半岛最好的一块宝地。
其生产的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而且这块土地似乎天生就受到老天爷的垂青,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尤其盛产翡翠宝石。
这些来自东方的神奇石头在西方国家非常畅销。时至今日,缅甸翡翠依然是优质玉石的代名词。有了如此丰厚的资源家底,真金白银自然滚滚而来。
第二,人口少。若论资源总量,缅甸再土豪也比不过中国,但为什么就能富得流油?只要是分钱的人少,人均自然就多了。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马克思很早就认识到了殖民统治的"双刃剑"作用:"殖民者在经济上为新生产方式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在政治上以武力实现了一些国家的统一;在思想意识上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传播。"
一言蔽之,殖民者无心插柳柳成荫,将落后的殖民地国家拖入了现代世界。
具体到缅甸,大航海时代英国人乘着蒸汽船,优哉游哉晃悠到了缅甸。一眼就看中了这块肥沃美丽的土地,并用枪炮侵占了这个国家。被英国殖民统治之后,缅甸虽然说丧失了国家主权,但是英国为缅甸带来了更为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了耕种效率。
同时兴修海岸港口、公路,将贸易的海陆通道彻底打开,并且在英国的大力支持下,缅甸拥有了自己的蒸汽船队,这在当时的亚洲绝对属于逆天般的存在。
所以说英国的到来,将缅甸的原有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也正是这种被迫的开放,让缅甸的繁荣程度达到了顶峰。
然而,俗话说靠山山会倒,靠人人要跑。这一切繁华都在二战的硝烟中化为泡影。二战后,大英帝国从"日不落帝国"的宝座上跌落下来,西方国家"扛把子"的宝座也低调让给为美国。
经历了二战洗礼后的广大亚非拉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缅甸人民也趁机揭竿斩木而起,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走向了独立。但自此之后,缅甸的发展一落千丈,甚至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现在,缅甸的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左右,约为印尼的四分之一,连老挝和柬埔寨都赶不上。在整个亚洲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现如今的缅甸甚至成为了暴力、毒品、贫穷的代名词。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离开了英国,缅甸人民真的就没有能力治理自己的国家么?当然不是,缅甸由穷的原因是多样化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内局势的长期动荡。
旷日持久的内战是缅甸贫穷的元凶
在国际关系学界,东南亚被戏称为"民族博物馆":狭窄、破碎的地理空间内生活着400多个民族,其中100万以上的民族就有24个。民族矛盾一直都是东南亚国内和国家间矛盾冲突的重要诱因。
缅甸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缅族是主体民族,占人口总数的70%,其余30%的人口区分为135各民族。也可以说,缅甸就是"民族博物院"中的一朵奇葩。
在历史上,缅族、掸族等几个大族群都先后称霸过。但这些民族似乎就是天然的死对头,水火不容。每一个民族的称霸,都伴随着对其他民族的排挤甚至屠杀。所谓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几轮恶性循环走下来,导致各民族之间积怨深入骨髓。
但同时,又没有一个称霸的民族真正有能力统一全缅甸。缅甸的历史上只有"齐桓公"没有"秦始皇"。而那些散落在各地的民族,只是表面上统一于政府,实则独立自主,自称为"土司"。这种"土司"制度一直沿袭到今天,实际上就是国中之国。
在英国殖民时期,支离破碎的政治版图也让英国殖民者颇为头疼。但地处热带,山多林密的缅甸自开天辟地以来就是割据势力的天堂:随便躲在某个热带丛林里,或占山为王,或立水为寨,枪炮军舰又奈我何?如此一来,英国人也只能"望林兴叹"。
为了更好控制缅甸,英国人又玩起了"分而治之"的损招。这一缺德带冒烟的政策,实际上就是人为的在国内各民族之间制造矛盾,拉拢一派打另一派,英国人坐收渔翁之利。是不是看起来很熟悉?没错,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家"就是英国缺德政策的产物。
这样那一来,缅甸国内的民族矛盾被进一步激化。自独立建国以来,缅甸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纷争内斗就基本没有消停过。
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就是上层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归根到底,制度是由人订立的。因此,在政治活动中,永远不能低估大权在握的当权者对国家发展的重大作用。
人们常说,"娶妻不贤毁三代"。在政治上,统治者一个不合适的政策可以让国家倒退30年不止。作为缅甸独立后的首任总理,吴努在国内强力推行"大缅族"政策。这等于给缅甸其他少数民族传达了一个信号:要么让出一部分利益后接受同化,要么就拿起武器抵抗到底。
这对于民族矛盾原本就异常尖锐的缅甸而言,就是火上浇油。1962年奈温政府上台后,缅甸的独裁政治拉开了序幕。
在国内,奈温政府实行专制制度,废除民主选举,继续推行"大缅族"主义,压制国内少数民族。并通过军事手段镇压将北部的佤邦、掸邦、果敢等地的民族武装力量。对外则推行"闭关锁国",按照奈温政府的说法就是"防止那些有二心的民族勾结外国势力"。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把缅甸整个国家推入了民族冲突斗争的泥潭,至今没有走出来。时至今日,克钦、果敢、德昂等边界民族武装,和缅甸中央军之间的战斗仍然持续不断。而缅甸政府对于地方民族武装力量的基本态度依然是坚决打压。
为了消灭地方割据势力,缅甸政府甚至不惜将首都从繁华的仰光迁到身居内陆的内比都。缅甸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大多分布于仰光沿海地带。而各民族的武装割据力量大多盘踞在内陆和边疆,令缅甸政府鞭长莫及。
随着和各民族武装之间的争端日益尖锐,为了加强对各民族武装的近距离管控,缅甸政府于2005年正式宣布,将国防、外交、内政、能源、农业、卫生等几乎全部政府部门,迁往中部的彬马那,并将其更名为,作为缅甸的新首都。
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打内战,抢地盘几乎成了缅甸各派政治势力的"中心任务"。一个连内部都无法控制的国家,哪还有心思去发展经济,所有的人与物都供给到内战中予以消耗,自然经济无法发展。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内斗上,哪里有时间发展经济?
缅甸还有谁可以依靠
翻开世界地图看看,地球村里大部分国家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养活自己人都费劲。有能力给缅甸搭把手的也就几户人家,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
我们先来看看号称"世界文明轴心"的西方国家。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美国如何?自缅甸独立至今,美国与缅甸关系一直不怎么稳固。
1997年克林顿总统更是签署了对缅制裁法案,禁止缅甸的翡翠进口,2003年小布什签署《缅甸自由与民主法案》,加强了对缅制裁。这对缅甸的经济和民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缅甸实现民主化之后,两国关系开始改善,但迄今为止,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不足3亿美元,全拿出来都不够修一条公路,自然对缅甸经济和民生发展其实意义不大。
尤其是特朗普上台之后,扛着"美国优先"的大旗全世界到处圈钱,向日本韩国盟友收保护费,联合国的分摊款项也欠着不给。缅甸对美国还有什么期盼?
除了美国,西方还有一个大的政治经济势力,那就是欧盟。英国"脱欧"后,欧盟尚有27个成员国,可以说是富国遍地。从21世纪初开始,欧盟也开始与缅甸开展对话合作,建立各种政治经济关系。双方在初级工业产品、文化旅游交流等领域的合作也的确可圈可点。
但欧盟再强大,毕竟只是一个国际组织,内部对缅甸的态度分化严重。再加上几年来的"难民潮"、恐怖激进组织袭击、金融危机等问题,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里还有能力和意愿,去帮助万里之外的缅甸?
再看看我们的老邻居,"富家大户"日本。实事求是地讲,日本和缅甸的关系一直还不错。缅甸独立运动领导人昂山、奈温等人在日本占领缅甸期间,就曾幻想依靠日本的力量来实现缅甸的独立。
其中有30人还曾在台湾接受日本的军事训练,后来被称为"三十志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昂山等人在日本的帮助下建立了缅甸独立军,并随日军回到缅甸,协助日军击败英军和中国远征军。由于战功卓著,昂山还被授予大佐军衔。
1943年3月,昂山晋升少将,并到东京觐见天皇,被授予旭日勋章。1943年8月1日,缅甸"独立",巴莫出任总理,成为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权,昂山还出任了国防部长。
二战结束后,日本还对缅甸进行了大规模的"赔款外交"。在缅甸水电、交通、制造业等领域投入了将近一万亿日元投资。其结果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缅甸对于曾经侵略过自己的的日本好感度高达70%,这与中韩提及日本殖民侵略时的义愤填膺形成鲜明对比。
但从现实看,80年代后的日本经济长期低迷。1997年、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再加上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使得日本经济雪上加霜,自顾不暇。即使是能从牙缝里挤出点钱支援缅甸,那也只是在大象嘴里撒芝麻,聊胜于无。
世界其它大国,要么与缅甸关系一般,接触甚少,比如俄罗斯。要么就是与其嫌隙丛生,比如印度。要求他们帮助缅甸无疑是天方夜谭。
搭乘中国的快车,是缅甸腾飞的良机
我们随意翻阅一下世界地图就不难发现,这个面积接近70万平方公里,人口逾五千万的国家,无论放在哪里都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尤其在东南亚,那更是实打实的大国。中国与缅甸的友好关系也是源远流长,抗日战争期间,数十万中国抗战义士曾在此血染疆场。
再加上盛产黄金珠玉,又有昂山素季等"政治明星"的流量加持。缅甸在中国曝光度极高,甚至是家喻户晓。时至今日,缅甸仍然与中国在经济、能源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其局势的变化关系到中国西南边境的安宁。
同时,正如《亚洲龙腾飞之际》一文的作者所言,像缅甸这样一个欲从最贫困国家名单中努力跳出的小国家,紧要关头,更需要有好朋友的支持与帮助。而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可以信赖的大国朋友。上来就这么说,似乎有点"王婆卖瓜"的嫌疑,下面让我们用事实说话。
多年来,中国以一个负责任大国和友善邻居的姿态,对缅甸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援助。在缅甸遭受西方制裁时,来自中国的物美价廉的商品,通过滇缅公路源源不断运往缅甸,保障了人民生活。
正如缅甸某商人所说,美国远在天涯,中国近在咫尺,能帮助缅甸的还是中国。
2009年12月,中国石油与缅甸达成协议,开始兴建中缅油气管道,13年全线贯通。这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中国的第四大能源战略通道。
截至20年6月,中缅油气管道累计向中国输送原油3027万吨,输送天然气265.58亿立方米,为缅甸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中国还抱着"授人以渔"的心态积极对缅甸进行教育和技术援助。
仅17年一年,中国向缅甸各部门、各行业安排短期培训项目168个,培训人数达637人。 笔者读硕士时班级里就有缅甸同学,他们享受中国政府的丰厚奖学金,在中国的一流高校接受教育,学成后必将对缅甸国内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不仅如此,16年8月,缅甸蒲甘地区发生严重地震灾害,有400多座佛塔佛像等文物遭受损坏,灾害发生后的七天内,中国驻柬埔寨大使洪亮捐赠一亿元缅元(约合44.3万元人民币),在后续的修复工作中,又得到中方的技术和资金帮助。
19年中国还直接出面在缅甸各民族间进行冲突调解,那拿出100万美元资金,支持缅甸国内的和平谈判。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与缅甸这种亲密友好的"胞波"(缅语中意思是"同胞兄弟")情谊进一步彰显。
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迅速与缅甸等周边国家合作开辟了便利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或促进货物流通的"绿色通道"。并向缅甸派出了医疗队伍,援助了缅甸几十万套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这对饱受疫情困扰的缅甸无疑是"雪中送炭"。
世界银行的预测数据显示,新冠疫情爆发后缅甸经济仍将保持6%的增长。缅甸经济学家佐乌对此表示"这些都得益于大型投资项目的带动,中国将在缅甸经济恢复中发挥重大作用"。
20年1月,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共建"中缅命运共同体"。这是是继"中柬命运共同体"和"中老命运共同体"之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构建的第三个"命运共同体"。
结束语
中国先贤老子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治大国如烹小鲜"。说的就是治国理政必须小心谨慎,成千上万人的命运系于一身,焉能不周全细致?具体而言,治理国家,尤其是规模稍大的国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涉及地缘战略考量、人口资源利用、内外政策统筹诸多因素,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缅甸这个地理位置、资源禀赋都得天独厚的国家,由于一些合适的内外政策而陷入贫困动乱的泥沼。
其未来的发展繁荣和复兴除了自身的努力奋斗外,也极其需要一个真正的朋友拉一把。那么,谁才是真正的朋友?缅甸未来的发展,究竟还有谁可以依靠?看了上述分析,相信读者朋友会有自己的判断。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犯你的权利, 请联系我们(点击查看联系方式)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