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血案:修罗炼狱,一场盛况空前的古代朝堂血腥群殴

明英宗朱祁镇是个很有意思的皇帝。他一生之中不信朱氏皇亲,不信文武百官,却偏偏宠信一个宦官。这位宦官姓王,叫王振。他的名气也许不如他的后辈魏忠

午门血案:修罗炼狱,一场盛况空前的古代朝堂血腥群殴

明英宗朱祁镇是个很有意思的皇帝。

他一生之中不信朱氏皇亲,不信文武百官,却偏偏宠信一个宦官。

这位宦官姓王,叫王振。

他的名气也许不如他的后辈魏忠贤之流响亮,但他在大明历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他是明朝第一代的专权宦官,大明太监中的战斗机,专权宦官中的F11。

在他之前,紫禁城里的太监同志们低三下四,低人一等,可以说是过着几乎猪狗不如的生活。

太监没人权,太监没人爱。

虽然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并不是王振,但关于他的故事,我们还要多介绍几句。

因为正是他的崛起,让明朝开启了宦官干政的先河,从这个角度来说,之后的一众权宦,如刘瑾、冯保、魏忠贤之流,都要叫他一声祖师爷。

但王振的发家史并不传奇,也不跌宕,他最开始只不过是一个穷酸的落第秀才,实在混不下去了,这才投身宫廷,当了太监。

他进宫没有服侍贵妃公主,也没有在一些旁系部门打杂,而是因为自己素有文采,被选拔为当时还不是皇帝的太子朱祁镇的贴身内侍。

王振跟对了人,他陪伴身为太子的朱祁镇走过了一段悠长的岁月,也和朱祁镇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

朱祁镇亲切的称呼王振为“王伴伴”,意思就是王振是我儿时最好的玩伴和伙伴。

在大明的政治场上,选择跟谁混是个技术活。

很明显,王振跟对了人。

朱祁镇登基,成了明英宗,也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六任主人。

向来鞍前马后的王振自然得到了朱祁镇的重用,他被皇帝提拔,做了司礼监的掌印太监。

有些朋友可能对明朝的政治制度不太了解,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

大明最高的权力在皇帝手里,但皇帝也只是血肉之躯,他不可能自己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全干了,所以就衍生了另外一个明朝的政治权力机构,内阁。

内阁是大明政府的扛把子,也是文武百官中的战斗机。内阁之中有阁臣、有次辅、有首辅,他们统领六部百官,负责制定国家方略、计划、然后拟成奏疏, 交到皇帝手中,皇帝看完之后,进行裁定和批复。

但并不是所有的奏折皇帝都会亲自翻阅,也不是所有的奏折皇帝都会亲自批阅。

因为奏折实在太多,皇帝不是钢铁侠,可以全年二十四小时无休,他也不过是个平凡的血肉之躯,所以更多的奏折就交到了皇帝的秘书部门来处理。

这个秘书部门就是司礼监,而司礼监掌印太监,则是部门的最高领导。

也就是说,王振虽然地位不高,只是个小小的太监,但是他在某种程度上却能享有和皇帝一样处理军国大事的权力。

当然,彼时的王振虽然身居要位,但是远远达不到权倾朝野的水平,因为明英宗的祖母张太皇太后和内阁中的大臣们仍然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作为小太监的王振,只能先夹着尾巴做人。

时间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武器,它可以抹杀一切。

王振还年轻,他有的是时间和这些前朝势力熬下去。

他熬死了太皇太后,熬死了内阁诸多掌握实权的大臣们,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时代。

朝堂上下已经失去了制约他的人物,他开始了火速的擅权之路。

其中的经历不必细说,因为太监能权倾朝野,都不外乎一个最关键的因素,那就是皇帝宠信。

皇权的旁落,才能让臣权升起。

历史告诉过我们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一朝一代,皇帝如果牛X,那么四海稳固,天下太平,屁事儿都没有。

得到了皇帝宠信的王振当上了皇帝的家,坐上了皇帝的主,成为了大明江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他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也很简答,那就是四个大字:党同伐异。

跟我混的,我让你升官发财,跟我唱反调的,我让你屁滚尿流。

这位秀才出身的权宦并不像古往今来的乱臣贼子一样,有了权力之后就疯狂敛财和享受,他是一个关心政治的人。

是啊,如今温声细语,一脸女相的太监,当年也是一个心怀豪情壮志但却报国无门才阉割进宫的苦命人。

现在他终于可以站在权力巅峰,对着国家民生,发展大计指手画脚,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但他没想到,在他处理大明朝廷第一件外事事务的时候,就出了一个天大的篓子。

正统十四年二月,春寒料峭。

蒙古族瓦剌部落的首领也先小老弟派遣了使者给明朝送来了2000多匹蒙古宝马,虽然说是送马,但言外之意还是以物换物,希望可以讨些封赏。

天朝地大物博,平时这些番邦小老弟来送礼,朝廷都会大加封赏。

用几个钱就能安抚住这些蠢蠢欲动的野蛮人,这是多么划算的事情?

但王振偏偏想不通这个道理,他不仅没有给瓦剌部落往年应得的封赏,还把这些蒙古马的价格削减了五分之一。

也许当时的王振真的是有一番爱国主义的豪情,他觉得泱泱大国,何必搭理那些番邦蛮夷?

但瓦剌部落可不是这么想的,自己要饭不成反被羞辱,蒙古大汉们哪儿能咽的下这口气?

他们纠结队伍,举起反抗大旗,大举入侵明朝疆域。

我找你要饭你不给是吧?行,那我直接改抢的。

按理说少数民族起义造反,在明朝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派兵还击,镇压一下不就得了?

王振来劲了。

咋的,不讲武德是吗?不给你饭吃你就动手是吗?

他劝谏明英宗效仿宋朝的宋真宗一样,面对外敌,御驾亲征,彰显大明威仪。

明英宗一听,可以,是个消遣。

本来一天到晚在宫里待着就挺没劲,正好出去透透气,顺便拿这些瓦剌人刷一波经验,给自己的帝王功劳簿上记一笔。

理想主义的王振碰上了理想主义的明英宗。

治理国家不是过家家,带兵打仗也不是做游戏。

他们低估了瓦剌部落的能力和实力,也高估了自己的水平。

王振不过是个落第的秀才,靠着投机取巧才混上大明二把手的位置。

而明英宗虽然谥号里有个“英”字,但他和当年御驾亲征的宋真宗中间,差了不止一百个朱元璋。

最主要的是,这种不痛不痒的敌情和入侵,根本犯不上皇帝亲自出征。

历来皇帝亲征,要么是真有本事,像成祖朱棣那样,是天生为战场而生的人。要么,是国将不国,实在没有办法,皇帝才出来挑大梁。

王振和明英宗什么都没有,他们只有臭不要脸的自信。

百官劝阻,群臣上疏,明英宗表示:谁说也不好使,御驾亲征我是非去不可。

明英宗带着王振,带着诸多文武百官出发了,他雄心勃勃的想要和瓦剌人大干一场,谁知道却“惨遭滑铁卢”,在土木堡(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吃了败仗不说,连自己也被瓦剌人俘虏了。

这回玩大发了,出征前给自己吹的昏天暗地的王振已经惨死乱军之中,这位骄傲轻敌,不知所以的大明权宦死于自己的异想天开。

大明的皇帝被外敌俘虏了,这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留守在北京城的群臣们慌了。

大家赶紧召开朝会进行讨论,并把郕王朱祁钰(明英宗朱祁镇同父异母的弟弟)拉过来一同商议。

大臣们议论纷纷,但所有人的矛头都指向了一个人,那就是怂恿明英宗出征的始作俑者,王振。

王振虽然死了,但大臣们怒气难消,打算把王振的亲戚朋友,党羽爪牙全都收拾了。

该充军的充军,该诛九族的诛九族,该发配的发配。

群情激奋,朱祁钰一看,那还说啥啊,于是下令,让都指挥使锦衣卫马顺带人先去把王振的家抄了。

本篇文章的主人公,马顺,正式登场了。

他虽然是主人公,但是戏份很少,但这不能掩盖他在大明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明史纪事》:众曰:“顺,振党也。宜遣都御史陈镒。”

大臣一看,这不是马顺吗?马顺是谁,马顺是王振手底下第一号的党羽,常年在王振手下为非作歹,胡作非为。

大家不乐意了,让王振的党羽去抄王振的家,那事情能办好吗?群臣不同意,表示这事儿马顺去不合适,应该让御史陈镒去办。

宣布让马顺去抄家的太监叫金英,这位金太监,也是王振的党羽。

大臣们这回是彻底不干了,怎么哪儿哪儿都是王振的爪牙?

一帮文臣一哄而上,竟然开始殴打金英

金英眼疾手快,一个健步,跑出了大殿。

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这些大臣们的状态。

王振常年把持朝政,颐指气使,党同伐异,这帮大臣深受其害,积怨已久。——怒气值10%

王振怂恿皇帝御驾亲征,大臣们劝阻,皇帝却对王振深信不疑,大臣们非常不满。——怒气值50%

皇帝在土木堡兵败被俘,归根结底都怪王振异想天开,带着皇帝一意孤行,大臣们有气没处撒。——怒气值80%

大臣们看到一众王振的残余势力,殴打金英不成,气的简直是牙痒痒。——怒气值100%

这帮年迈的文臣,平时斯斯文文,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此刻在心中积聚已久的怒气,却已经让他们几乎快要失去理智。

主持会议的郕王朱祁钰见到这副场景,都想赶紧溜之大吉,但我们的主人公都指挥使马顺同志偏偏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他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大声呵斥百官,意思很明显:咋的,你们还想造反啊?打这个揍那个的?我马顺是锦衣卫,我今天就站在这儿,我敢谁敢胡来!

马顺是一介武夫,做都指挥使(锦衣卫大头目)这些年,腥风血雨见了不少,眼下这帮文臣,他丝毫不放在眼里。

但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匹夫之怒,况且血溅五步,何况这些忧国忧民义愤填膺的大臣们呢?

这帮文臣们正愁没有撒气的地方,马顺出来当了人肉沙袋。

《明史纪事》:“马顺往时助振恶,今日至此,尚不知惧!”

户科给事中王竑第一个站了出来,他大喊一声:就你是吧?锦衣卫是吧?都指挥使是吧?王振党羽是吧?老子打的就是你!

王竑健步如飞,上去就给了马顺一脚。

这不是小说情节,也不是笔者杜撰,是真实的史料记载。

有了王竑这一脚的预热,上百文臣一拥而上,把马顺扑倒,按在地上一顿拳打脚踢,居然活生生把马顺打死了。

在巍峨庄严的大殿之上,在当时整个世界上最讲人权和法制礼仪的紫禁城中,一帮年过古稀的文臣,提笔尚且发抖的老人们,把身强体壮的锦衣卫马顺给打死了。

他们打的是马顺,发泄的却是对大明皇帝朱祁镇和整个黑暗腐败的大明官场的不满。

血溅朝堂,寰宇廓清。

马顺创造了一项记录,他是明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文武百官在朝堂之上群殴致死的官员,也是唯一一个。

马顺死了,但随之而来的危局也来了。

一、这帮文臣擅自在摄政王朱祁钰的面前,没等管事的发话,擅自草菅人命,按明朝法律来说,这是死罪,这帮参与斗殴的朝堂大员们,一个也跑不了,不仅跑不了,还有可能株连九族,一死一大片。

二、马顺是锦衣卫指挥使,此时朝堂之上,还有不少锦衣卫在,这帮锦衣卫如果此时要替马顺报仇寻仇,谁也无法控制,不仅控制不住,还会造成更大的乱局。

摄政王朱祁钰害怕了,他也没见过这样的景象,转身就要逃走。

这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兵部尚书于谦。

他是当时唯一一个清醒的了解局面的人。

他明白此时这些参与斗殴的大臣们唯一可以救命的底牌的就是朱祁钰。

因为此时的朱祁钰是整个大明朝廷最有权威也是最有发言权的“临时皇帝”。

如果此时放任朱祁钰逃走,他一不表态,二不下令,那么群殴马顺这件事就变成了无头血案。

王振的党羽没有死绝,锦衣卫也有可能拿这件事大做文章,甚至有可能借马顺之死大肆搜捕满朝文武。

所以于谦紧紧抓住朱祁钰的手,跟他说了这么一段话:

《明史卷》:“顺等罪当死,勿论。”

他告诉朱祁钰,你不能走,你必须下一道命令,宣告马顺其罪当诛,死有余辜,群臣无罪。不然文武百官和大明朝廷都会陷入危机之中。

而此时,于谦的袍袖,已经在混乱中被撕裂了。

这位忠肃之臣在千钧一发之际力挽狂澜,让朱祁钰下了马顺有罪,死不足惜的命令,这才让乱局稳定下来。

于谦出名了,他在这一刻开启了自己作为大明股肱之臣的道路。

作为群殴发起人的王竑也自此名动天下,四海内外都知道了大明有这么一位狠人,打起架来不要命,打人就往死里打。

御史陈镒奉了命令,将王振及其党羽全部抄家,该收拾的收拾,该处置的处置。

这场轰动京师的群殴被称为“午门血案”,通过一场惊险刺激的流血行动,明朝中央彻底根除了宦官势力。

瓦剌人挟持明英宗朱祁镇进攻北京时,因为政治势力的稳固,北京军民才能万众一心的组织起有效的力量打赢了后世著名的“京师保卫战”,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本篇文章到此结束,原创不易,记得点点关注~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犯你的权利, 请联系我们(点击查看联系方式)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