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海湾战争始末,美国为了这场战争,背后都准备了什么

近日,央视一则新闻正式揭开轰-20真容,为国产20系列战机研发计划全线告捷吹响号角,引起军事爱好者热烈讨论。近年来,中国将军事科技发展列为国

1991年海湾战争始末,美国为了这场战争,背后都准备了什么

近日,央视一则新闻正式揭开轰-20真容,为国产20系列战机研发计划全线告捷吹响号角,引起军事爱好者热烈讨论。近年来,中国将军事科技发展列为国策,成果突飞猛进,新装备连连列装上线,已经成为令美国草木皆兵的新对手。

然而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中国军事科技有当下成绩是数代人耕耘不辍的成果,推动我们如此奋发的源头要追溯到1991年那场震惊世界的信息化国际大战——海湾战争。此战之后,苏联解体,美国崛起,世界迎来新格局。

近年来,国际风云再起,中美关系暗流涌动,南海军事活动不断。站在2021年1月这个距海湾大战约三十年的历史新节点,我们重启以史鉴今之门,一起回溯海湾战争的始末,看看那场战损比神乎其神的战争背后,美国都做了哪些精细准备。

海湾战争之始,中东内乱

想了解海湾战争,不得不从中东地区的内乱讲起。海湾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油站",占据全球石油储量的65%,汇聚全球前20大产油国中的11个,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全世界日产油量的43%,名副其实"富得流油"。

这一地区最大的产油国除了沙特、阿联酋、伊拉克和伊朗,还有一个面积仅1.78万平方公里却占到世界储油量10%的国家——科威特。科威特南临波斯湾,西侧与沙特接壤,北部被伊拉克包围,东侧与伊朗隔海相望。小而富的科威特,在中东乱局中岌岌可危。

1980年开始,伊拉克与伊朗打了8年两伊战争,负债累累,债主之一就是科威特。为了偿还欠阿拉伯国家的债务,伊拉克想联合OPEC减产提价。

然而科威特与伊拉克之间存在边境纠纷,非但没有配合伊拉克这次减产提议,还趁机增产,拉低油价,试图以此威逼伊拉克就边境之争妥协。

强硬的萨达姆当然不会同意,表示伊拉克作为阿拉伯国家和伊朗的缓冲区,替阿拉伯国家承受了战争之苦,要求沙特、科威特免除数百亿债务,沙、科两国自然不会应允这种要求。

三方僵持之下,一直企图扩张势力的萨达姆决定先发制人,发兵20万攻打科威特,占领科威特后,萨达姆公开宣布吞并科威特。伊拉克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成了海湾战争的导火索。

在霸权中间跳舞,却误以为自己是霸权

跳出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纷争,当时的国际局势也相当复杂。二战后美苏长期博弈,在中东、东欧等地争势力范围争得不可开交。

1978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爆发前,美国支持伊朗经济和军事,策动颜色革命,伊拉克则站队苏联阵营。但美国对伊朗改造失败,之后两伊战争爆发,美国一转矛头,解除了对伊拉克制裁,转而支持伊拉克抗击伊朗。

1990年伊拉克占领科威特时,苏联正处于解体前夕,内部矛盾重重,对美国的威胁急剧弱化,强硬的萨达姆又不受控制,伊拉克对美国的作用和重要性大大减弱。萨达姆却没有意识到靠山不在,兴致冲冲地占领了科威特,一脚踩进整个西方世界的禁区。

伊拉克侵占的是小小科威特,挑战的却是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从意识形态上来说,所有正义国家都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为。美国自诩道义化身、民主灯塔,对于伊拉克的行为尤其不能容忍。

从实际利益来说,当时美国进口石油量的近1/4,西欧进口油量的近1/2,日本进口油量的近65%都来自海湾地区,西方世界不允许自己的"加油站"爆出如此大乱。

除此之外,科威特因卖油产生的大量外汇也都集中在西方国家,如果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外汇自然也落到伊拉手中,西方国家的损失必然惨重。苏联穷途末路,伊拉克违背正义,西方众多国家大力支持,美国在占据压倒性优势的国际局势之下开始筹谋一场大战。

不识时务的萨达姆,将国家拖进了大战深渊

1990年,伊拉克石油减产计划受到科威特阻挠,7月,两国展开谈判的同时伊拉克在边境驻军,8月1日谈判失败,美国总统布什谴责并冻结两国在美资产。

第二天,伊拉克陆海空三军齐发,20万人、上千坦克席卷而过,14小时攻下科威特,萨达姆公开宣称科威特是伊拉克的领土。

这一举动惹恼了布什,为避免伊拉克继续进军沙特,美国宣布发动"沙漠盾牌行动",出动两支航母舰队到海湾地区止战。同日,联合国14票全票通过660号决议,宣布制裁伊拉克侵略行为,要求萨达姆在1991年1月15日前撤军。

从1990年8月到第二年1月17日开战前,美国陆续向海湾地区增兵数十万以威慑伊拉克,并实施了经济制裁,阿拉伯联盟、多国联军和联合国也多次出面谴责伊拉克,目的都是要求伊拉克撤军。

然而面对强大美军的威胁、联合国的制裁和全世界的声讨,萨达姆显得很不识时务,一直保持强硬的对抗态度。这种强硬来源于对本国军力的信心——在战争打响之前,伊拉克向科威特调派了近54万军队,全国动员近120万兵力。

以传统战争经验来看,这样的动员能力和不俗的装备相当有威慑力,足以顶住一场大战。然而与苏联军备竞赛了几十年的美国早已甩开"传统",进入了超前的信息战时代,一意孤行的萨达姆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何维的敌人。

美国的全方位战时动员与准备

自50年代开始,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连续给整个美国社会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故而这次讨伐伊拉克的海湾战争,美国做了前所未有的充足准备。

1990年8月宣布"动用一切必要手段"之后的五个多月,美国不仅在国内调兵遣将,还大打外交牌,几乎动员了国内外所有能动员的力量。

在国际上,美国通过联合国取得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舆论支持,并向在海湾地区有利益勾连的日韩、西欧和五眼联盟、北约盟友下约战书。

在阿拉伯地区,美国召唤亲如一体的以色列,以美元结算等优势和战争威胁拉拢伊拉克周边的沙特、叙利亚、埃及等国,与觊觎伊拉克石油市场的土耳其协商战后分配……

通过各种免债、援助协议和拉拢、威胁活动,美国争取到了近40个国家的支持,建立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反伊联盟,参战人数多达66万。美军占到76%,剩下的大多数由英法德澳等国家派出,一些被迫参战的国家出兵人数很少。

在军队装备方面,以英美为首的西方联军拿出了当时的顶级配置。美国出动了F117隐形战机,B52A、B52C、F15E轰炸机,F111、F15C/D战斗机,肯尼迪、罗斯福、突击者等6支航母舰队。

法国出动了克里蒙梭、福煦号航母,幻影2000。英国出动了皇家方舟号航母,旋风战斗机等。除此之外,EF111电子干扰机,E8A监视攻击机,TR19、RF4C侦察机等当时最先进的电子对抗机群也悉数参战。

在后勤方面,美国也倾尽全力。为了投送海陆空三军兵力,大量运输机和战舰从各地奔向海湾战区,5天空投一个师,创造了42天部署43万兵力的纪录。

战前,美国对战损做了充分预测,美国国家战略智库和国防部后勤局预测美军伤亡会达到1.5万,司令部总指挥预测伤亡在5000人上下,参联会主席鲍威尔最为乐观,预测美军最少损伤3000人。

为此,美国在海湾和本土准备了4.6万战备病床、220架医疗直升机、1000多辆救护车,C130运输机每天医疗值飞30多次,后勤部甚至悄悄订好了1.5万个裹尸袋。美国的准备可以说是全方位、无死角的,然而令人咋舌的是很大一部分根本没有用上。

恢弘大战,一场单方面的绞杀

1991年1月12日,伊拉克与美国举行了最后一次战前会谈,伊拉克坚持不撤军,之后七天,联军各国先后签署调兵令。1月17日深夜,美国率领的多国联军突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海湾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上千架军机飞过伊拉克上空,炸弹如飞雨般落下,数百枚战俘巡航导弹、爱国者防空导弹不断炸响,整个城市硝烟与轰鸣齐飞,被战火照得彻夜通明。联军凭借空战和信息战优势迅速占据战争主导权,巴格达的军事设施、通讯设施、电视台悉数被毁,科威特驻军损失惨重。

2月15日,萨达姆表示愿意有条件撤军,苏联从中调和,但被美国拒绝,议和拉扯到23日宣告失败。

2月24日,反伊联盟再次对伊拉克发起攻击,五路大军从沙特出发,分别沿海岸线、沙科边境、沙伊边境、巴廷干河向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进攻,阻断科威特与伊拉克之间的兵力互援,攻进伊拉克腹地。

联军先进的侦查和制导武器锁定了伊拉克的重要设施,空军轰炸尽显优势。停留在传统陆地战阶段的伊拉克大军毫无招架之力,节节败退,只能发射导弹攻击以色列、沙特,虽然摧毁了一些设施,炸死了上百人,但对联军的威胁不值一提。

联军高强度轰炸了近100个小时后,伊拉克武器装备损失殆尽,战区一片焦土,死亡近2万人,受伤8万人,被俘8.6万人,大厦、公路旁车辆尸体横陈,死亡与硝烟弥漫。

26日,顶不住压力的萨达姆宣告停火,伊拉克全线溃败。两天后,交战双方达成停战协议,海湾战争落下帷幕。这场大战历时43天,以萨达姆的强硬开始,以伊拉克的溃败告结。

美国148人阵亡,458人受伤,其他联军192人阵亡,318人受伤,算上非战斗伤亡共损伤4232人,联军耗资六七百亿美元,取得了全方位胜利。战后,西欧、日韩、阿拉伯国家有商有量分摊了费用。

而伊拉克伤亡人数多达10万,另有8.6万人被俘,近8000千坦克、装甲、火炮、舰船被毁,战损超过两千亿美元,只留下破败的国家、侵略的恶名和战败的耻辱。

从战损和战事来看,这近乎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完全改写了传统战争的模式和历史。战后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战争中表现出的领导力成功令西方世界甘心俯首,可谓一战改变了一个时代。

当时发展中国家的军事认知都停留在陆地战,中国也自满于建国后对朝、对越、对印战争取得的胜利,完全不重视海空军和信息化发展。海湾战争狠狠给了固步自封者一耳光,全世界都惊悉了西方世界的先进军事,也为自己的无知、无能惶然,纷纷开启了军事发展之路。

然而细究海湾战争的巨大成败落差,绝不止是联军强大造成的,还与伊拉克"三不着"的尴尬处境有关。

伊拉克的惨败,是因为天时利地人和都不占

越南和朝鲜战争中,美国也运用了大量的海空力量,一场拉锯了3年,美军阵亡3.3万人,受伤10万余,一场拉锯了12年,美军阵亡5.8万,受伤超过30万。而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凭100小时大轰炸就奠定了战胜基础,43天全面结束战斗,死伤仅四千多人。

巨大的差异背后,是伊拉克既没有地理、环境优势,又没有靠山支撑,也不占正义之名。

越南和朝鲜战争都是资本主义政权与社会主义政权发生冲突,美国以支援之名介入,只存在阵营之分,不存在道义上的正义与邪恶。为此美国发动朝战、越战支持者寥寥,连国内的民众都反战。

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在道义上完全丧失了主动权,被全世界声讨。因为侵略行为实在说不过去,当时自顾不暇的老大哥苏联都没有在联合国为其投反对票。

而自身在阿拉伯国家交恶又导致伊拉克在被联军攻打时没有一个国家站出来帮忙,可以说是失道寡助的典型,人和优势被代表正义的美国牢牢把握。

越南地形复杂多山、气候潮湿、瘴气重、多丛林,易守难攻。越南人凭借熟悉地形的优势打游击战,转眼几个人攻击,转眼不见人影,美军的空对地和信息优势没有办法发挥,打空战损耗大成果小,打分散陆地战又没有灵活优势,因而鏖战时间超长。

相比之下,伊拉克大部分疆域都是沙漠、平原,气候高温少雨,植被稀疏,几乎一马平川,任敌人长驱直入。

这种地理环境是侦查军备最理想的发挥场地,极易明确攻击目标,空军和导弹都可以发挥最大效能。地理位置给了伊拉克充足的石油,却没有给它一个可以自保的环境,地理优势被敌军占据了,可以说连鏖战的机会都没有。

反伊联军对巴格达的夜袭是凌晨发动的,传统战备很难在黑夜里实现预警和侦查,而联军先进的夜视和侦查设备却发挥了极大作用,在黑夜里畅行无阻,准确实现定点轰炸。

加上惊人的战机和导弹数量,根本拦截不过来,巴格达只能被动挨打,作为防守方的伊拉克没有天时优势。

从技术上来看,联军采用了电磁干扰、电子对抗、立体空战、导弹攻击等对战方式,以极低成本干扰敌军通讯和控制设备,远程导弹发射不受战场战事影响,而空军轰炸又不存在战线前后方,令伊拉克避无可避,打无可打。

新兴军事模式对战传统军事,几乎无懈可击。从某种角度而言,伊拉克经历的是降维打击,所以才出现了大战中攻打沙特、以色列境内设施这种无处着力,愤恨发泄之举。

伊拉克纵然拥有百万大军,早早做了战备,却没有抓住天时、利地、人和中的任何一个。而美国以国力之盛,动员能力之强,号召力之大,军事之先进大胜,一举震慑了世界。西方国家也借着这场大胜走进了一场唯我独尊的盛宴,狂傲至今。

一转眼,那场传奇大战已经过去30年,当时狂妄的伊拉克已变成了一片令人唏嘘的乱地,当时混乱的阿拉伯世界依旧混乱,当时衰败的苏联已经成了俄罗斯继续衰败,当时自诩诸神的英法德日等西方诸国渐渐落下神坛,当时盛极的美国正在走上苏联的老路……

战争即罪恶,无论是当年的战败方还是战胜方,都被时间给予了惩罚。作为旁观者,中国选择悄然收起自满,总结经验,走上军事自主和科技发展的道路。

因为未曾远去的历史时时提醒我们,中国才是"山巅之城",一直被四方逐鹿,被列强虎视眈眈。中国没有海量的石油储备,但有生生不息、能创造无限财富的勤劳人民,中国越发展、越富裕就越被觊觎,越需要强大的军力防御来犯之敌。

近年来,美国的枪口转向了中国,失去魔力的魔鬼在中国门外徘徊,除了放弃幻想,准备战斗,我们别无他法。

扒开历史与现实去了解对手,会发现当下的中国与美国都已今非昔比,我们已有了数倍于当年极盛时期美国的动员能力,我们自己就是一支联军。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我们时刻备着,用强大的止战能力,换长治久安,休明盛世。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犯你的权利, 请联系我们(点击查看联系方式)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