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的奇幻漂流:如何用外交得罪所有大国?
在与意大利隔海相望的巴尔干半岛,有一个一度曾在世界舞台上抢过头条、如今却渐渐沉寂的国家。它有着自己的想法:它曾经是华约成员国、后来又靠近北约
在与意大利隔海相望的巴尔干半岛,有一个一度曾在世界舞台上抢过头条、如今却渐渐沉寂的国家。
它有着自己的想法:它曾经是华约成员国、后来又靠近北约,它一度怒喷苏联、对美国也给过冷脸,它对著名的“欧洲火药桶”有想法,为此不惜和邻国翻脸掀桌……
这就是阿尔巴尼亚的奇幻漂流:如何用外交得罪所有大国?
被人忽略的山鹰之国
提起阿尔巴尼亚,我国年轻一代往往很不容易第一时间精确定位到这个国家。
比较容易留下印象的大概是1971年“重返联合国”事件,它是投赞成票的国家之一,问题在于阿尔及利亚也在这个行列中,两个国家名字相似、又没有更多让人记住的要素,这就很容易被人忽略了。
这一现象其实也反证了另一个事实:阿尔巴尼亚的确是个小国。首先,它体量小——国土面积不到3万平方公里,人口将近三百万,如果拿国内土地人口的数量级来类比,大概相当于较不发达的地级市;
其次就是地理位置并不具有较强战略意义,比如国土上有个马六甲、苏伊士什么的;最后,它没什么战略纵深可言,也没有特别丰富的资源蕴藏。
俗话说“老天赏饭”, 阿尔巴尼亚就是这么一个天赋远远称不上出众的国家。
冷战时代,按意识形态它“应该”归属华约一方,位置上也正好位于双方势力短兵相接的前沿,这也是它在世界舞台上最有存在感的时期。然而苏联解体、冷战格局瓦解冰消之后,它也就回到了常常被人忽略的“阿卡林”状态。
它的国旗和国徽都以黑色双头鹰作为图腾,这是该国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象征。此人曾在公元15世纪奋起抵抗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即使对方军力强盛,仍以境内山地作为屏障打游击战来抵抗,拒绝投降。因此,这个国家历来就以雄鹰作为自己的标志,人称“山鹰之国”。
人们常常会把一个国家的气质和它的图腾联系起来,比如白头海雕和美国、食铁兽和我国。当然这种想法有时候显得过于简单、不求甚解,但得到大多数国民认可的图腾,往往确实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主流追求和取向。
用到阿尔巴尼亚这个例子上,那只不管地面发生了什么变故、只管自己在天上飞的山鹰,倒也真的和这个国家硬扛美苏两大怪物的操作有点神似之处。
科索沃:欧洲的火药桶
阿尔巴尼亚外交史上最“辉煌”的举动,大概就是对美苏两大佬同时说“不”。不过,真正称得上燃眉之急、肘腋之患的,还真不是美国或苏联,它与周围接壤的意大利、希腊、南斯拉夫等国几乎就没个关系好的,尤其是与南斯拉夫之间,更是新仇旧恨从未消停。
与阿尔巴尼亚相比,南斯拉夫(解体前)无论从国土、人口还是经济发展水准来说,都可说是不折不扣的大国,最最令人不爽的一点是——这个国家就在自己的旁边,而且两边有仇。
阿尔巴尼亚的心结至少可以追溯到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之后,《伦敦条约》虽然划的是巴尔干的地,土著之一的阿尔巴尼亚人却没啥发言权。
后世人称“欧洲火药桶”的科索沃地区,在阿尔巴尼亚人心目中是民族复兴和民族解放的发源地,用中文来形容就是“龙兴之地”。结果列强大笔一挥,这个地区就划给了塞尔维亚。
二战开打之后,阿尔巴尼亚成了意大利的盘中餐,随后站在了纳粹德国一方,参与了对南斯拉夫的肢解。当时不论阿国傀儡政府,还是阿国的共产党人,都认为拿到了科索沃是“民族理想的实现”,这也注定了二战之后阿南两国龃龉不断的未来。
天堂太远,铁托太近
随着轴心国的覆灭,铁托在南斯拉夫联邦地盘上的威望空前高涨,当时的南斯拉夫人除了苏联谁都不鸟,对于“以前就归属塞尔维亚”的科索沃地区更是志在必得。
而阿尔巴尼亚人中的传奇人物恩维尔·霍查也在那一时期崭露头角,传说,霍查早在中学时就写文章对南斯拉夫人大笔拉踩,认为自己国家的国土应该延伸到希腊、科索沃、马其顿和黑山。
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联邦之间的关系,就仿佛是解体前夕的乌克兰与苏联。在南斯拉夫看来,自己不遗余力地给阿尔巴尼亚输血,送粮食、给贷款、修路修工厂,收购阿国的原材料更是给出了市场价三倍的“内部价”。
但是在阿尔巴尼亚角度看来,南斯拉夫的种种举动不过是为了造成更结实的政治经济捆绑,虽然没有达成把阿国变成第七个成员国的预期目标,但确确实实把阿国变成了自己的卫星国。
在国内的“南斯拉夫派”和“反南斯拉夫派”反复拉锯过程中,阿尔巴尼亚找到了一条新的大腿,那就是苏联。南斯拉夫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奉行不结盟,后来也不加入华沙组织,在治国路线上更是自己干自己的,不打算听苏联“老大哥”说话。
当苏联终于与南斯拉夫公开割席,阿尔巴尼亚也找到了完全拉黑南斯拉夫的机会。地拉那向国内人数众多的南斯拉夫顾问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离开国境,两国之间所有的双边协定一夜之间成为废纸。
阿国内还随之搞了一顿宣传,把斯大林称颂为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英雄,另一方的铁托当然就是帝国主义的怪兽了。
严格说来,南斯拉夫才是阿尔巴尼亚“果断得罪”的第一个大国。不过同样是当卫星国,从苏联拿援助比起南斯拉夫,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古话说得好“远交近攻”嘛。然而这只是个开始,远远不是终点,阿尔巴尼亚的外交奇幻漂流,依然还在路上。
对北约和华约双双说“不”
由于身处社会主义阵营,阿尔巴尼亚自建国之初就非常推崇斯大林。等到和南斯拉夫“解绑”、成为苏联的卫星国,更是亦步亦趋地跟着苏联的步子前进。什么老牌帝国主义英法、什么新兴霸主美利坚,那是不可能建立外交关系的。
在希腊爆发内战时,英美两国插手了,阿国担心英美会支持希腊对自己的南部领土提出要求。美英都是反对阿国加入联合国的“钉子户”,阿国则对入境的美国人和英国人都严加限制,指责他们有煽动颠覆的行为。
当然美英在这类事上也确实手头不干净,英国的驱逐舰在阿国的科孚海峡被水雷炸沉两艘,82人因此身亡,双方一度闹到联合国去打官司;
美国则和英国一起培养了大批渗透人员,试图让他们潜回阿尔巴尼亚去有所作为,然而这个计划撞到了堪称间谍史上最著名的双重间谍哈罗德·金·菲尔比手里,军情六处和中情局的策划结果就此落入克格勃手中,损失了至少三百名渗透人员。
为了向苏联表忠心,阿国在政治、经济、军事诸领域全盘跟随苏联,虽然在经济上大部分依靠苏联“喂饭”,但苏联也确实在政治军事上得到了回报。这段时期内的阿国,走的是华约国家的常规道路。然而随着斯大林逝世,新的变故又来了。
1953年斯大林逝世,阿尔巴尼亚方面几乎是立刻就嗅到了风向转移的苗头——出于担忧,霍查连斯大林的葬礼都没去参加。赫鲁晓夫则不久就呼吁阿国给亲南斯拉夫的佐泽平反,以缓和与南斯拉夫之间的关系。
这让掀翻了佐泽才得以上台的霍查本能地感到危险,等到赫鲁晓夫开始批判斯大林,霍查以清洗国内亲苏和亲南斯拉夫的温和派作为回应……
终于,量变引发质变,1961年底苏阿断交,苏联撤回全部援助物资和人员,留给阿国的甚至包括一座“烂尾楼”状态的文化宫。
早在苏阿关系陷入冰点、但尚未公开破脸之时,美国曾经向霍查伸出过橄榄枝。要说这操作倒是相当符合美利坚实用主义的风范,然而霍查却非常“梗”,公开给了个回复说永远不可能跟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有什么合作,这态度可以说是相当打脸……
到了1968年,“布拉格之春”后发生了“多瑙河行动”,身处华约的布拉格尚且不能免除被入侵的风险,两边不靠的阿尔巴尼亚又会怎样?霍查极度担心捷克斯洛伐克的现状就是自己的未来,于是以退出华约表明态度,顺手拉黑了一票仍然跟随苏联的东欧国家。
《歌声飞向地拉那》
当苏阿之间逐渐由交恶走向决裂,摆在阿尔巴尼亚面前最大最急迫的问题只有一个——经济来源要断了。到断交为止,苏联援助了阿尔巴尼亚15年,下一个援助者是中国,我们援助了阿尔巴尼亚整整20年。
新中国成立53天时,中阿两国就建交了。然而两国关系真正密切,还是要从中苏翻脸时算起。
当时我国顶上了苏联撤出后的巨大空档,勒紧腰带为阿国提供援助:零配件、食品和其他日用产品。北京给阿国的贷款条件极为优越,中方的支援人员也并不像苏联顾问那样要求高于当地平均水准的生活条件。不过,这也无助于阿国抱怨援助物资不如苏联来得丰富。
作为交换,我国在欧洲得到了一块发声的阵地,在中苏论战中获得了助力,当然,还有后来的“重返联合国”。当时的驻阿大使耿飚曾算过账,我国当时自己还遭受封锁,但依然向阿提供了将近90亿人民币的援助,摊到每个人头上就达到四千多元。
军援的数量更是远超需要。霍查说得更直白,“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我们对你们就像弟弟找哥哥要帮助一样”。
当时我国援助的歼6、歼7、轰5等战机,至今还停放在阿尔巴尼亚的地下洞库中,就连这个洞库都是中国当初援建的。毛泽东曾经把阿国称为“欧洲的一盏伟大的社会主义明灯”。
“中阿蜜月期”也就是在那个时期培养出来的,很多年纪较长的人都还记得与这个国家有关的文艺作品。音乐方面有时代气息浓厚的《歌声飞向地拉那》,电影方面则有《海岸风雷》、《第八个是铜像》、《宁死不屈》等等情怀满满的老片子。
到了七十年代,我国逐步走出国际上被孤立的处境。而以基辛格访华、随后尼克松访华为标志,霍查开始了拉黑中国的操作——先是搞了一封万言长信。
指责中国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没有与阿国提前沟通此事,将与尼克松的会晤称为“与敌人会谈”;等到1977年铁托受邀访华之后,阿国干脆把我国也和苏联、南斯拉夫一起划进了“修正主义”的分类。
1978年,中阿两国的交情终于走到冰点,邓公拍板,正式结束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恩维尔·霍查自此完全和我国也翻了脸,转而开始靠拢北约、谋求加入欧盟。
结语
作为体量不大的国家,在各个大国的势力之间委曲求全原本是很常规的操作,我国也不止一次在美苏之间小心翼翼地“走钢丝”。
再比如如今南斯拉夫没了看看塞尔维亚,因为抗疫的严峻环境,总统在机场亲吻五星红旗、到白宫坐小板凳……这种画风才是常见的画风;如阿尔巴尼亚这样反复横跳还用外交得罪各大国的例子,确实并不太多。
在恩维尔•霍查治下,阿尔巴尼亚虽然从不同国家拉到不少援助,但由于长期的封闭自守,经济发展有限,国民生活水准提高也不多。“欧猪四国”因懒散而成名,但阿尔巴尼亚却是发展缓慢、又受到国家下场的“庞氏骗局”摧残,长久都被认为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
为了防备其他军事力量的入侵,该国把大部分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修碉堡的举动中去,以“一手拿镐,一手拿枪”为口号,把自己修成了全球人均碉堡最多的国家。如今,这个国家的奇幻漂流,到底还将去向何方?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犯你的权利, 请联系我们(点击查看联系方式)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