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300万买不来入学资格,升学群对暗号,堪比当特务

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小学毕业取消了统测,正式进入电脑派位阶段,随机就近入学的结果。对于有些家长,有些学校来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既然

中国式家长:300万买不来入学资格,升学群对暗号,堪比当特务

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小学毕业取消了统测,正式进入电脑派位阶段,随机就近入学的结果。对于有些家长,有些学校来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既然明面上不能来,那只能暗搓搓的搞点小动作,这种小动作又得瞒天过海,话不能说明了,因此暗语这种充分体现人民群众智慧的方式,就在小升初的家长群中流行开来。

中国家长有多难,且看300万买不来一个入学资格,升学群需要对暗号的堪比当特务行为,不难发现这届家长真不好当!

小升初的明与暗

可以说,如今国内但凡家庭条件尚可的,适龄儿童的家长都会选择择校,原因显而易见: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导致好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孩子完全不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竞争。

首先,不同层次学校的孩子,上课的难度和广度是不一样的。其实这也不仅限于中小学阶段,而是在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的问题。这种差距就像二本学校和985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样。

其次,是教学质量天差地别。好学校的师资力量远远高于普通学校的师资,原因很简单,越是好的学校,招聘的时候越是想尽办法搜罗名校人才,进不了这些好学校的大学毕业生,只能到普通学校去应聘。

说白了,教育资源不平衡最关键的原因是优秀教师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所谓名师出高徒,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像是伯乐与千里马,资质普通的老师很难带出一个极其优秀的学生。

在小升初这个神奇的圈子里,江湖黑话层出不穷,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暗语符号,这些有首字母代替的符号,有一大部分都是本地各所重点中学首字母代码。

比如:XX学校有“DZ”吗?怎样才能参加“DK”呢?加入群里的萌新家长们被各种代码字母搞得晕头转向。要不是提前做好功课。很可能就看不懂群里的信息。更有可能因为没听懂群里交流的内容而错过重要的机会。

但有一些暗语,各地是相似或者通用的,而且还有分类,例如:

有关升学的:

XSC 小升初

JW 教委

NB、NM 牛爸牛妈

TY 推优

DZ 点招

ZX 择校

AS 奥数

TCS 特长生

有关机构:

XES 学而思

XDF 新东方

CXB 创新班

GSB 高斯班

为什么小升初择校会那么热火朝天?如果小升初没有选择一个好的学校,要凭孩子在中考中去拼名校,很多家长都没有十足的底气。毕竟经过三年的初中,自己的孩子已经与好学校的孩子拉开了很大一截的差距。想要弥补这个差距,势必要付出比小升初更多的努力。

因此有些有先见之明的家长会在更早的时候就给孩子择校。如今很多城市小升初,一般有三种方式进行电脑派位:按学籍(即小学学籍所在地)、按户口、按实际居住地。

如此看来选择有对应好初中的小学就读,将来上好初中的概率就很大,而相对小升初的择校来说,选择一个好的小学,相对要容易些。

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建在好小学周围的楼盘开发商便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学区房、学位房每平米的房价都被炒作得极高,都说不能让孩子从小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很多有小夫妻在买房时就开始为未出世的孩子规划,每到一处必问“是否学位房?”

学区房大战的背后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费用并不算高,但是家长们都努力想让自己的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进入一个好的学校,这背后是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实力、人脉关系等的比拼,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很难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背后虽然有学区房的因素,但其实真正拉开适龄儿童起跑线的并不只是学区房这一个因素,学区房贵,只是说明教育资源不平衡的一种体现

2015年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中, 赵薇演的“虎妈”,为了能让女儿顺利进入重点小学,不惜卖房卖车,搭进自己的事业,甚至还让女儿辍学一年。

虽说剧情有些夸张,但却激起了年轻父母对共鸣,这些夸张的人物事件叠加,客观地反映了当下现实的焦虑——中产阶级的年轻父母吗?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会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想象出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偏执。

影片中“虎妈”花尽全家积蓄,为女儿购买了一套学区房,却因居住时间不够,没有获得当年进入好小学的资格,为此她也到中介大吵大闹。这还只是延迟入学一年,而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打着学区房名号的楼盘,是在业主入住。

适龄儿童即将入学时,突然被告知没有入学资格,让家长们手慌脚乱。

另一部泰国的电影《天才枪手》让我们看到想要受到良好的教育,金钱不可少。虽然我国的国情与泰国的大不相同,但在我国,教育资源分布极为不均。

好学校普遍集中于发展较好的城市,而这些城市,房价也很高,学区房的价格更是将很多想上好学校的孩子拒于门外。有人说,这部片子向我们展示了考试制度也难再打破阶级固化。听上去很残忍,但事实可能真是如此。

导演郑琼曾用六年的时间跟拍了中国三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从学校步入社会寻找各自人生出口的故事。

《出路》这部纪录片中,马百娟是来自甘肃会宁大山深处的女孩,2009年的时候,已经十岁的她,在校长的反复游说之下才进入小学,刚开始念书的时候,她在笔记本里写到“长大后要到北京上大学,然后打工挣钱”。

在他的父亲看来,念书也要出去打工,不念书也要出去打工。为什么还要念书?所以她只念了不到三年的书就辍学在家。16岁就嫁给了表哥,并进了小学隔壁的陶瓷厂做工人。

袁晗寒是家庭富裕的北京女孩,她原本在央美附中,是一所全国学艺术的学生挤破头也想进的高中,但是她却选择了辍学,用父母给的钱在南铜锣巷开了一间小酒吧,没多久就倒闭了。父母也并不在意,只当是给她交学费。

三年之后,她去到了德国攻读艺术硕士,享受着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资源,袁晗寒却依旧不当回事儿。回国之后注册了自己的艺术品投资公司,依旧是漫不经心。

徐佳是这部纪录片中的第三位主人公,他在第三次高考之后,终于上了湖北工业大学,毕业之后按部就班地找工作、结婚,这个农民工的孩子在自己奋发努力之下,总算在城市扎根,让母亲在村里人面前有了些许自豪。

这部片子看完让人感慨万分。每个人的命运从出生起就已不同,袁晗寒有很多试错的机会,哪百娟却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徐佳可能更像大多数普通人,认真努力的生活也永远无法摆脱自身所处阶层的束缚。

概而言之,我国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首先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其次是城市与农村的差距。第三,即使在同一个城市,收入阶层也存在差距。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大一新生开学时会做一个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你上大学前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

在2018届毕业的学生中,入学前去过境外的学生占43.9%,没有出过省的学生占0%;而西部一所211大学到过境外的学生只有2.3%。没有出过省的有22.7%。这组数据反映出的问题是家庭的背景决定了孩子能接触到多少资源。

能够来到顶级名校的学生光有刻苦学习是不够的。在中小学阶段,因为父母的财力和资源他们的眼界能够更加开阔。

中国人普遍推崇一种说法——读书改变命运,其实这是一种理想化的信念:假设在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里,任何人只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就可以抓住向上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句话带给人们激励,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一点:诸如“人人生而平等”、“教育改变命运”其实都是一种理想状态的描述,而在现实中,太多的其他因素使得这个上升渠道不是那么简单易行。

对于中产阶级来说,要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这么艰难,是不是提倡自然生长、“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家长培养下一代是更好的选择呢?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素质、格局、高度决定孩子的未来发展趋势。

《不平等的童年》一书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得到了很宝贵的成长体验。

终有一句话说到“不同儿童教养的文化逻辑在广大的社会范围里也被附上了不平等的面值。与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中使用的成就自然成长的策略相比,中产阶级的协作培养策略看起来更有资本变成社会利润。”

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状是个人和家庭难以改变的,然而对于个体的教育,究竟哪种方式更为合适,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犯你的权利, 请联系我们(点击查看联系方式)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