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邓小平当年如何面对敌人挑衅?反其道行之,不随之起舞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不管坐在话事人位置上的是特朗普还是拜登,来自大洋彼岸的压力从来没有减轻过。如果要用不那么和谐的说法来描述,可就真是”帝国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不管坐在话事人位置上的是特朗普还是拜登,来自大洋彼岸的压力从来没有减轻过。如果要用不那么和谐的说法来描述,可就真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至于我们将如何应对?
外长王毅在某次会晤曾概括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反其道行之,不随之起舞,但也不会容许美方胡来。所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一战略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毛主席、邓小平当年如何面对敌人挑衅,是经历了无数实践得出的结论。
战场出真知
这一说法最早形诸文字,时值一九四七年上半年,出自晋察冀军区正太战役期间的"卯养电"。在这封电文中,中央军委回复晋察冀野战军聂荣臻、萧克、罗瑞卿等指挥员,认为在业已取得主动权的前提下,可不为南援之敌分散精力,全力完成正太战役。
"即是先打弱的,后打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政策,亦即完全主动作战政策。"
电文中强调"我的",并不是简单粗暴地"敌人向东我向西",重点在于知己知彼之后把节奏控制在自己一方,由此掌控战事的主动权。
解放战争初期,敌方人数、装备、地盘均占优势,这样的大势下与敌人纠缠、按照敌人预期去交锋并非最优解,利用我方灵活机动的长项则更为务实。
此战结局也验证了这一方向是正确的——正太战役持续近一月,歼敌三万五千人,断绝了太原与石家庄之间互为支援的关系,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解放区则自此连成了一大片。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倒一下,在延安保卫战中主动选择"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时,或者到更早的《论持久战》诞生之时,毛主席已经把战争主动权的争夺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他认为掌控主动、保证行动的自由才是军队的命脉:一个士兵失去了它便面临被剥夺战斗力的风险,一支军队也同样如此。而要在战争活动中力争主动,不外乎在掌控足够信息的前提下抢占"先手",不断进攻。
以上战斗艺术是在漫长斗争过程中逐渐成型的,到了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三支大军挺进中原之时,主要担纲军事指挥的林彪、粟裕、刘伯承等人,都在不同背景下表述过类似的意思。
稍纵即逝的窗口期
所谓"各打各的"策略,虽然诞生于战场,但其目的却并不仅仅局限于一场甚至一系列战争的成败得失。它还蕴含着更深层的含义,比如某件事情的主观实施者——"我",不但要明确战略目标何在,更需要有足够强势的定力与决心。
仍以解放战争作为例证,当国民党毁去"双十协定",全面开打之时,毛主席敏锐地判断出了三大阶段的节点所在:战略退却、战略反攻及战略进攻。
几乎在刚刚攻守异势的时候,他便迅速地把握住了局面的微妙变化,抓住机遇、以济南战役作为标志,开启了战略进攻阶段的大幕。
而渡江战役的时机把控,更是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这一战略思想的务实之处。说到百万雄师过大江,大多数人都记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句子。然而一旦把目光放到国际上,不难发现"不留给国民党喘息之机"并不是渡江作战速战速决的唯一原因。
此时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已经发布,以美苏两国为大佬的冷战格局实际上已经成型。关于正在中原大地一决雌雄的国共双方,美苏各有自己的如意算盘——把柏林墙两侧的德国模式复制到中国来,岂不美哉?
苏联想让中国共产党满足于长城以北的地盘,如此便可成为苏联的屏障和缓冲带。而美国的如意算盘则更一目了然,它喊话要求国民党"划江而治",以长江作为双方势力划分的界线。为了压服双方,美苏以中断援助相威胁,甚至连核武器都说出来恐吓了。
面临两大军事大国的干涉,打还是不打?这是个问题。
1948年中,机会悄然降临:苏联和英法美在柏林杠起来了!
一边断水断交通,另一边就疯狂出动飞机空运物资。据统计,美英两国于两个月内出动飞机超过27万架次,空投各种给养,这就是"柏林大空运"。双方一堆大军在德国柏林一带对垒,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
这一波对垒足足持续了324天,而在这段时间之内,毛主席以极高效率推动了渡江战役总前委的建立,抓紧了美苏双方都腾不出手的机会,三个月搞定南京。等到美苏终于从欧洲腹地剑拔弩张的气氛中回过神来,大局已定。
事后关于解放战争的结局,斯大林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用大白话来解读的话,除非切实在该地有着重大核心利益,否则谁肯真心出钱出力为他人火中取栗?那么,万一当时毛主席未能切实地把握住主动权,局面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呢?
朝鲜与印度:你行我也行?
绝佳的对照例子是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的事——1950年,朝鲜人民军向南进军作战。打下汉城、铁原、釜山并没有用掉太多时间,此时朝鲜人民军已经掌握了朝鲜半岛90%的土地和人口。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军在仁川登陆,并很快打过了三八线,连平壤都丢了。最终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半岛成为了两个国家。是否能做到掌控时机、相机行事,最终的结果堪称天壤之别。
新中国成立后,类似的情节再度上演:在中印边界上,尼赫鲁频频挑衅,所谓"西藏问题"、所谓"麦克马洪线",十多年几乎从未消停过。但当时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其他方向也仍有军事压力,因此对印度一直都保持着相对克制的态度。
当然,印度能这么有恃无恐,不可能单单是一把手思维异于常人的原因。当时印度的军火来自苏联,美国也给装备、还提供军事顾问,"两大强国伺候我一个人,这福分还小了吗?"即使印度有些飘,那也是符合逻辑的。
而我国不管是对印自卫反击战,还是后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真正视为第一位假想敌的都是边境线上的苏联军队。
到了1962年,古巴闹起了导弹危机,美苏又一次双双陷了进去。接下来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解放军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窗口期,快速打印,打完撤军,连缴获的武器都还给了印度。等美苏从古巴回过神来,这边早就打完了。
两大国面对既成现实,倒也没真诚到为了印度两肋插刀的地步,印度可谓挨打也是白打,从此终于安静了不少时间。
从西沙到苏联
在老一辈革命家群体中,早期的邓小平并不算是特别为国外所知的那一档,"三起三落"的经历更增其神秘色彩。
1974年的西沙海战是邓小平沉寂七年后指挥的第一次军事行动,此时毛主席年事渐高身体大不如前,时时自嘲自己快要去"见马克思"了,然而对局势的敏锐判断依然不减当年。
越南南方当局对我国西沙、南沙群岛的觊觎至少从1956年就开始了,为什么西沙海战偏偏在1974年爆发?
其一是由于1973年下半年,南越又开始疯狂搞事——非法宣布将南沙的南威、太平诸岛划到自己地图上去;其二就更直接了,停战协定都签了,美军已经开始撤出越南地界了。
此战之后,西沙群岛处于我国实控之下。复盘西沙海战,不难看出这一动作与之前几次军事行动的相似之处:速战速决,控制战斗规模,绝不与美苏军队发生不必要的纠缠。
到了1988年,也是看准了苏联海军力量撤出南海的时机之后,才打响赤瓜礁海战。近年来"填海造岛"中一度成为网红的永暑礁、渚碧礁、赤瓜礁等岛礁,都是在那一战之后才安稳下来的。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评价邓小平,认为他秉持着毛主席以来一贯的以攻为守积极防御思路,同时又善抓时机、拥有强大的心理战能力。这样的国际印象在1979年中美建交、邓小平访美之后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顺便,也是在那一次访美历程中,时任美国总统的吉米·卡特与邓小平达成了"世界不安宁,主要危险源头是苏联"的共识,之后没多久,在边境上搞事的越南就被敲打了。两人达成了何种程度的默契?天知道。
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又一波在苏美之间左右横跳的极限操作拉开序幕。
其中,从1982年勃列日涅夫的一句"口风松动"开始,历时六年、往复12轮的马拉松式中苏政治磋商虽由外交部副部长钱其琛全程出面,然而谈判背后,托齐奥塞斯库带话、勃氏逝世后的"葬礼外交"等等,却无不带着邓小平的手笔痕迹。
邓小平表示,要达成中苏关系正常化,苏方也得"做点事"也就是"三个撤军":劝越南从柬埔寨撤军、从中苏边境地区和蒙古撤军,以及从阿富汗撤军。
现在看来这个价码不算低,也难怪钱老来来去去谈了那么多轮。但最终这一批条件全部被满足,1989年中苏关系复归正常。
在这一波操作之中,邓小平曾经有一句广受赞誉的话"结束过去,开辟未来。"而一旦中美、中苏的关系都走上正常化道路,以邓小平把握时机、争取主动的能力,极大可能又会在两大势力之间玩出新的花来……
可惜的是此时距离苏联解体已经为时不远,可能性终究永远停留在了"可能"上。
结语
有研究者认为,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与美苏两大国相爱相杀的过程,知己知彼的务实才是最为重要、不可或缺的能力。
回想毛主席、邓小平当年如何面对敌人挑衅,反其道行之、不随之起舞的定力则是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底气。如今中美之间依然存在着多个领域的相互冲突,摆在我国面前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犯你的权利, 请联系我们(点击查看联系方式)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