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批作业的教师们:被各种杂务耗干精力,教学成副业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家长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在这个教学改革中,本来应该是辅助角色的家长,居然成为了主角。自己对孩子成长承担的责

不批作业的教师们:被各种杂务耗干精力,教学成副业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家长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在这个教学改革中,本来应该是辅助角色的家长,居然成为了主角。自己对孩子成长承担的责任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加重了,目前在各种班级微信群中,很多家长发现一些应该是由老师完成的任务,现在居然要家长来完成。

而有一些家长也开始吐槽,老师们把所有的任务都交给了家长,那么老师在干什么呢?教学难道不是老师的主业吗?

老师是否将教学任务分给家长之后,他们就可以在课堂教课之后,无须为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操心,可以轻松地去过自己的生活了呢?

家长承担大量学习压力,身心十分疲惫

可以说在这个压力山大的经济社会中,很多家长对教育有很多吐槽的地方,是有他们自己的道理的。本来在社会中生存,就要面对工作的压力,房子的压力,老人养老的压力,好不容易将孩子从幼儿园带到学校中,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将抚养孩子的压力转移给学校的老师。

却发现事与愿违,自从孩子踏进学校的那一刻起,家长的压力更是数倍增加,首先就是各种作业,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时期,孩子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甚至是一个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写作业都到写到晚上十点左右才能完成布置的任务。到了初中,高中作业的任务更是科目繁多,任务量巨大。

而在这个过程中,白天上了一天班的家长们,也是不敢丝毫的懈怠,学子写作业,家长就在旁边陪伴,还要不停给孩子做课程辅导,甚至还要帮孩子做习题的修正工作,孩子学习落伍的时候,更是给他寻找各种辅导机构进行课外补课。

甚至到了周末的时候,也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在辅导班和辅导班之间来回的穿梭,特别是孩子考试之后,更是提心吊胆,生怕自己的孩子在班级中落后。

因此,有家长在这种心力交瘁的压力下,不仅将怒火洒向了学校的老师,他们认为之所以在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家长辅导的地方,是因为老师在学校中没有教好,没有使孩子在课堂上真正地掌握住课本上的知识点,这才使家长不得不担负起本来由老师承担的任务。

课堂教学之外,老师承担太多的考核性任务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是老师们故意不在课堂上倾心向学生传授知识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我们不排除部分老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故意不将关键的知识点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求这些学生去指定的辅导机构去巩固学习。

在这些以收费作为盈利点的机构中,相关的老师要么直接出面作为课外辅导班的老师,要么在后面入股支持,成为机构的分红人员。这部分老师,可以说是师德上有问题,他们愧对老师这个共荣的称号,虽然他们在整个教师队伍中人数不多,但却给老师的声誉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而大部分的老师,还是将教学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们也想在本职的工作上做出一定的成绩,无愧于老师的称号,也希望能够使自己的学生有所成就。实际上现在老师将很多工作推给家长,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现在的老师在教学之外,有更多的工作去做。那么这些老师们究竟在忙些什么呢?

可以说,随着中国提倡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双结合,中国的教育被无限的精细化,老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填无数的表格和任务单。在这种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双轨体制运行下,中国的家长,老师,和广大的新兴学子们都感觉到自己每天都面对着无穷的压力。

精细化模式采用之后,所有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像以前一样,只需要在课堂中将所有课本内容全都传授学生,更是需要不停在为课堂教学提供各种资料支撑,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归档。上一节课要完成教学设计,教学大纲,授课反思,授课日志、教学计划等文案的填写工作。

如此繁多的各种表格使老师们不胜其烦,但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同时,老师们还要参加各种教学培训,在教学中所涉及的各种技巧方法都被模块化,统一化,然后一个一个的培训。年轻的老师们基本上来讲,就是在模块化的学习中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而这种繁琐的培训模式也占据了老师们大把的时间。

但不管怎么说,听课培训的方式,对老师的教学还是有一定的帮助,也算是有积极意义的事情。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老师还要面对一些与教学完全不相关的任务,而这些任务也穿插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挤压了老师们应该在教学方面花费的时间。例如,在小学中开始普及的各种素质教育活动,从周一开始一直到周五结束,各种比赛就是层出不穷。

而这些比赛,虽然说都是小孩子去完成,但老师全程都是陪跑者。参选的所有的内容,所需的材料及人员的选择,都需要老师来把控。同时还要提醒孩子们去参加,老师还要负责全程的策划。除此之外,有些老师还要带领学生参加学校的大扫除,校园评比活动,甚至兼任校园监督管理员。

将学校的卫生状况,学生的书籍、阅览室的各种情况进行拍照,然后向上传给领导层,使领导随时可以看到学校发生一切,这些与教学几乎无关的任务,都使老师没有什么精力再去专注于课堂的教学。

而且,现在的教学中有很多需要提供影视佐证资料,老师们也养成了随手拍照的习惯。班级管理手册,学生成长手册、师德等自查报告等都细化到每个月的第几周,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任务书需要提交。这些也让老师们焦头烂额,同时也让那些想专心学习的学生们不胜其烦。

而这些内容大部分来讲,其实都是东拼西凑的东西,并没有多少个人的心得融入到里面。但是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老师们也是没有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去做。但这种形式上的填写工作,却也占用了老师们大部分的时间。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使老师身心疲惫

而在这些看得见的任务之外,和家长的沟通也是让老师非常苦恼的一件事情。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来就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在家庭都是被捧着的对象,一些学生难免会有一些独自尊大的脾气。

而当他们进入学校之后,老师对他们都是一视同仁的态度进行教育,好的地方会进行表扬,不对的地方则会进行适当的批评。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家长就无法接受,甚至有些家长因为孩子被批评教育,就到学校找领导告老师的状,或者向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投诉。

这种情况也让老师是左右为难,很多老师在批评完学生之后,还要想办法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希望能够使家长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特别是随着网络联络手段的快速发展,很多家长和老师联系起来变得更加的方便,有些家长将孩子在家的不良行为,也给老师诉说,希望老师能够为家庭教育出谋划策,有些人和老师沟通甚至一聊都是大半夜。而这些心灵的交流过程,使得老师疲惫不堪,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情绪也无法缓和,使部分老师不能以饱满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教学任务。

在老师和家长劳累的背后,是被架空的学生

而在老师和家长劳累的背后,则是学生的无奈,本来对学生来说,学校和家庭应该是两个完全隔离的环境,在学校中就是努力地学习,将每天老师讲授的知识收纳到自己的脑海中,回到了家中后,则是和父母做亲情的交流,使自己一天的烦恼彻底的释放掉。

但现在我们的学生却发现,他们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没有逃脱学习的压力,回到了家中只不过是换了一个上课的环境而已。这些对很多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的极坏的影响,也使一些学生因为压力过大走上了不归路。

可以说,中国现在的教育改革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它没有让家长和学生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还使老师们无法集中能力于课堂上。各种无关的教学活动占据了老师大部分的时间,而真正需要老师们去完成的课堂教学,反而成为他们工作中极小的一部分任务。

因此,有些老师说现在的老师不批作业,不是老师不想做,而是过多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压迫着老师在疲惫之余,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再去管理学生的事情。而这些看似无法顾及到的事情,恰恰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因此说,如何能够将老师从繁重的任务安排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真正有时间去钻研教学,是关系到中国教育未来的关键任务!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犯你的权利, 请联系我们(点击查看联系方式)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