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粟裕立首功,但为何他的回忆录不写淮海?

在我国近代史当中,曾经经历了一场国民党与我党的内战——解放战争。并且在这场内战中,涌现出了非常多优秀的我军指挥官。其中著名的三大战役中,淮海

淮海战役粟裕立首功,但为何他的回忆录不写淮海?

在我国近代史当中,曾经经历了一场国民党与我党的内战——解放战争。并且在这场内战中,涌现出了非常多优秀的我军指挥官。其中著名的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是最大的一场。它的胜利几乎轰动了整个中国,不仅有其军事上的意义,更是拥有将近代史和现代史划分开来的意义。

淮海战役的彻底胜利几乎是成为我党我军成为新中国执政党的重要历史节点。

而在淮海战役的我军指挥官中最为亮眼的就要数华东野战军副司令粟裕将军了。

他从一个侗族少年,经历了几十年的南征北战。在苏区和日伪顽周旋,然后又到鲁南地区对国民党进行反包围战击毙张灵甫,之后又亲自指挥了淮海整个战役。最终成长为共和国的开国大将,成为毛主席心中淮海战役的首功之将。

但最为让人遗憾的是,粟裕将军在自己的战争回忆录里却对淮海战役只字未提。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但实际上他不写最辉煌的淮海战役还是有着几方面的原因的。

敢于直谏的粟裕将军

电视剧《亮剑》里有一段对于部队和指挥官性格之间关系的描述,其中的主要内容是:一支部队的作战风格和这支部队第一任指挥官的性格有着很大关系。所以往往好的指挥官,能够带动整支部队形成一种性格化,从而在战争中打出自己部队的风格来。

而这样一段描述非常符合对于我党我军各个部队,比如林彪元帅的东北野战军,正如他谨慎用兵作风彪悍的性格一样,打仗也是悍不畏死敢于攻坚;再比如刘邓大军,继承了刘伯承和邓小平善于组织坚韧不拔的性格。而著名的陈粟大军,则继承了粟裕将军战术灵活敢于用险的性格。同时粟裕的部队也有粟裕将军善于总结,实事求是的风格。

在淮海战役初期,粟裕的部队被杜聿明的几路部队围困。而这时的粟裕并没有觉得自己身处险境,反而觉得自己自从做指挥官之后一直都面临这样的困境。这样的情况正是给自己发挥优势的空间。而当时党中央对于被围困的华北野战军提出了一个分兵出击的作战方案。但粟裕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以拳头攻势以多胜少,积小胜成大胜才是打赢这场突围战的关键。

于是粟裕立刻向中央发报提出了自己的作战建议,还在信中表明自己是斗胆直谏。而那时粟裕提出的建议和党中央毛主席的作战策略有些相左,并且中央分兵作战的计划已经被决定了,而且华东野战军真正的最高指挥官陈毅元帅也表示同意党中央的决定。

粟裕此举等于是从军事上有些以下犯上的意思了,而毛主席知道粟裕作为战地指挥官一定有他独到的见解,于是便将粟裕召到延安商讨。最终粟裕顶住压力,在山东和国民党军作战七战七捷创下了辉煌的战绩。

之后又凭借优势兵力将合围自己的国民党军吸引到了沂蒙山区南部,一场孟良崮战役不仅从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圈中成功突围,更是击毙了国民党的王牌师师长张灵甫,歼灭了其带领的74师。

这充分证明了粟裕将军灵活多变的战术风格,更是给自己的军事生涯画上了华丽的一笔。虽然这一场战役是冒着极大风险的,但粟裕敢于用险兵的名气也传遍了整个党中央,这与他敢于斗胆直谏的行为正巧不谋而合。所以粟裕将军最引以为豪的战役也许并不是淮海战役,反而是苏中战役和孟良崮战役吧。

只希望在军事指挥上下功夫

通过上面描述粟裕斗胆直谏的事情,恐怕有很多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了。粟裕将军并不是一个善于平衡政治和军事的指挥官,反而是只愿意在军事指挥上下功夫的单纯将军。而且在这方面其实也有很多佐证。

直谏毛主席和党中央当然是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了,但实际上在毛主席找粟裕到中央开会的时候,党中央也给予了粟裕非常大的考验。想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打,没有任何问题。但你要出成绩!

毛主席给粟裕定下的任务是,在未来两个多月的时间当中消灭国民党4到10个旅的兵力。这样的考验可以说是几乎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中央要将粟裕的老搭档陈毅调到中野任职,这个调令的意思也就是说让粟裕独立完成部队日常和战斗的指挥任务。

面对这样的考验,粟裕当然没有退缩。坚持不分兵其实也是根据当时在苏中地区和鲁南地区敌我形势做出的判断,他非常明白自己的华东野战军绝对能够跟国民党打大仗。

在军事任务上,粟裕绝对不会打任何折扣地完成,但调离陈毅的命令让粟裕汗颜。他更明白自己虽然善于军事指挥,但处理部队人事关系以及很多日常琐事自己却不擅长。更何况当时的华东野战军很多下级军官都是抗日时期的名将,要完成这么大的作战任务,必须要保证部队如使指臂,自己令出如山。

于是粟裕再三请求毛主席能不能让陈毅继续担任部队主官,自己只负责战斗指挥。毛主席也非常理解粟裕的顾虑,考验粟裕当然是必要的,但最终的目的是在战场上打胜仗消灭敌人。如果让陈毅真的撒手不管,恐怕会让粟裕分心。

于是只好依然让陈毅继续兼任华东野战军司令。等陈粟二人回到部队的时候,苏中战事指挥的基调已经定下来了。粟裕在军事指挥上全权负责,所有纵队司令必须要听从粟裕的统一指挥。当然粟裕也通过七战七捷的优异战绩,很快便完成了中央给他的考验。

而淮海战役的战场上,粟裕同样也遇到了统一指挥的问题。毛主席当时还是希望刘邓大军归邓小平指挥(刘伯承被调往豫西带两个纵队有其他作战任务),陈毅大军归粟裕指挥。这样可以两支部队齐头并进,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作战目标。

但是粟裕非常清楚,在战场上如果共同作战的部队不能统一由一人指挥,那么非常有可能会造成协调不力延误战机的后果。于是刚刚拿下骄人战绩的粟裕又一次“斗胆直谏”。

直接向毛主席建议,淮海战役由陈邓二人指挥,自己作为分部司令听从总指挥的命令。而中央也很快对粟裕的建议进行了回复,同意粟裕同志的建议让两个野战军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在中原地区集中兵力,打几个大的歼灭战。

粟裕将军就是这样不贪图荣誉和地位,做事做人只出于公心。这也让毛主席非常信任粟裕的建议,甚至一度在战事紧急的时候发电给粟裕说:淮海战局关系重大,一切决定都以战地指挥官的命令为准,中央绝不遥治。所以粟裕虽然在实际上指挥了淮海战役,但在名义上淮海战役的指挥权其实在陈毅和邓小平手中。

不愿居功恐怕也是粟将军在回忆录中不写淮海战役的原因之一。

深知没有兄弟部队自己便没有淮海胜利

粟裕将军一生当中打了太多的胜仗,他从抗日战争时期就一直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等到我们的部队力量壮大的时候,要和国民党军来一场大决战。又等又盼几十年,终于在济南和辽沈战役胜利以后取得了这样一个机会。

在同国民党决战的战场选择上,粟裕同样是给毛主席发电提出自己的建议。他觉得当时我党的部队都集中在中原地带的附近,如果要在渡江之后再决战,势必会影响部队的战果。而在江北地区决战,战场范围又过于狭小很难灵活机动。所以以徐州为中心,呈中心开花的方式是解决国共战事的最好方式。

而这样一个建议同样也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大兵团作战又是粟裕将军的拿手好戏。在其他将军拥有数量庞大的部队时,都难免会犯贪功冒进或者是部队调配灵活度不高的问题。但粟裕将军以往指挥的十多次大战役中,充分显示了他不仅能够将部队的全部战斗力用在关键的地方,同时也能够让大兵团灵活机动。而多个野战军协同作战这种情况,恐怕也只有善于此道的粟裕能够指挥得当了。

这场大决战有几个史无前例的特点:作战规模巨大史无前例、作战时间长度史无前例、作战情况复杂程度史无前例、取得的战果史无前例。尤其是三野和二野两大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江淮大地上共同完成对国民党主力的围剿更是史无前例的。作战规模越大,越考验战役指挥员对整个战局把控的能力。

粟裕在思考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时提出,淮海战役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战役。反而要将敌人分成几个阶段地进行分化瓦解,这样才能发挥“积小胜为大胜”的我军传统。

而如今看来,整个解放战争也是这样的作战基调。三大战役绝不能单独地说,反而是要整体地来看。如果没有辽沈和平津战役的胜利,粟裕绝对会担心在淮海战役上出现背后之敌的可能,他也没有完全发挥自己指挥才能的可能性。从战略上讲,三大战役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援的。

蒋介石的主力在东北战场被我们消灭了,傅作义的部队被我们和平解决了,这二股强大的敌人,增援不到华东战场来了。这让粟裕放开手脚、毫无顾虑地在淮海战役上大放异彩。

所以粟将军恐怕觉得淮海战役其实只是顺水推舟的乘胜之势而已,并不是最为关键的胜利。这才让他觉得在回忆录中没必要写淮海战役,毕竟没有兄弟部队在淮海战役之前的牺牲和努力,淮海战役的胜利根本无从谈起。

总结

虽然粟将军没有在回忆录中提到淮海战役,但私下里他还是对自己在淮海战役上的指挥非常自豪的。在之后对粟将军的采访当中找到了他在笔记本上写的一首《沁园春·淮海战役》词。这让很多人都看到了粟裕这位不居功的将军可爱的一面。

同时在粟裕战争回忆录的增补版出版的时候,由粟将军的夫人楚青同志整理出了《粟裕谈淮海战役》作为附录放进了再版的回忆录中。并把这首粟裕亲自写的词也放了进去,算是弥补了他没有写淮海战役文章的遗憾。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犯你的权利, 请联系我们(点击查看联系方式)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