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毛主席亲自交代李德生:劝许世友同志少喝点“闷酒”

俗话说“喝酒误事”,普通人都知道在办一件大事前,万万不能喝酒,如果是将领在打仗时喝酒,轻则作战失败,重则葬送全军。尤其是像我军这样纪律严明的

1973年毛主席亲自交代李德生:劝许世友同志少喝点“闷酒”

俗话说“喝酒误事”,普通人都知道在办一件大事前,万万不能喝酒,如果是将领在打仗时喝酒,轻则作战失败,重则葬送全军。尤其是像我军这样纪律严明的军队,打仗时喝酒是要受到处分的。

可有这么一人嗜酒如命,红军时期还奉命喝酒,就是这么一位爱酒的人,在1973年,毛主席交代李德生:劝这位爱酒的同志少喝酒。

这位同志便是许世友将军,为什么1973年毛主席要交代李德生让许世友少喝酒呢?

爱酒的许世友

许世友将军出生在河南新县的一个小山村里,家境贫寒,但家里的长辈都喜欢喝酒,小时候的许世友跟着自己的父亲上山打猎的时候,经常会和父亲喝上两杯,喝完酒之后打猎就像有使不完的力气,往往能够打到很多的野味。

8岁时,家人将许世友送上嵩山少林寺学习武功,本以为上了山便和酒断了缘分,没料到的是,少林寺的师父素应法师也喜欢喝酒,这可让许世友高兴坏了,万万没想到上山还能喝酒,就这样许世友在山上一边喝酒一边练武,习得了一身的好功夫,也练出了好酒量,

自这起,许世友的一生便再没离开过酒。

8年后,许世友在下山探亲,在路上遇到地主恶少欺负人,血气方刚的许世友哪看得惯这种事,两拳下去,这恶少便没了性命。打死了人的许世友,不能再回山里去,回家安顿了一番,便去四处流浪。

许世友有一身的好本领,当兵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流浪了一段时间后便进入到军阀吴佩孚的部队里当兵,1926年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当了一个连长,同年9月加入了共青团。得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许世友自然不会在国民革命军里待得长久。

1927年,许世友离开军队回家探亲,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参加了黄麻起义,参与创建了鄂豫皖根据地。参军的许世友作战有两大标志,酒与刀,战场上一壶酒下肚,一把刀冲锋,在战场上左右冲杀,子弹如同怕了许世友般,就是不往他身上落,敌军更是心惊胆战。

许世友将军可能把敌人都当成了猎物,想到了幼年时期上山打猎的场景,喝完酒后这战场便是我说了算!

当战士时候的许世友上战场前偷摸喝酒能够使自己力气十足,而后在战场上痛快杀敌,但当了指战员之后再喝酒是违反纪律的,但不喝酒全身又“不得劲”打仗就会缺点火候。

1933年,红四方面军在四川巴中打了胜仗,许世友高兴要喝酒庆祝,当时就是全军禁止饮酒,许世友便带领部下偷偷地喝,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强,很快许世友偷喝酒的消息就传到了别人耳里,有些爱喝酒的人就拿这事朝军政委陈昌浩提意见:“凭什么许世友喝酒没处分,我们也要喝酒!”

为此事陈昌浩召开了全军的干部大会,在会议上陈昌浩声明:“军队的禁酒令没有废除,全军依旧不能饮酒”

。说完后又缓缓加了一句:“许世友除外,他可以少喝一点。”

众人一听顿时嚷嚷了起来:“凭什么?”

陈昌浩看着这些人不紧不慢地答道:“你们要是能喝过许世友,并且喝完酒之后还能打胜仗,我就让你们喝。”台下顿时没了声音。就这样,许世友在军中被特许喝酒,在后来的行军中,许世友身边总跟着一个战士,挑着一副扁担,扁担上挂的就是酒。

毛泽东与许世友感情深厚

毛泽东与许世友可谓是不打不相识,在红一、四方面军成功会师进入陕北后,曾担任红四军军长的许世友被安排到了红军大学学习。西路军西征也在此时开始,但由于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不遵从党中央的决议,乱指挥,瞎指挥导致了西征的失败。

西征失败后,张国焘自然成为了红军大学内被批判的对象,更是有小道消息说红四方面军的坏话。张国焘曾是红四方面军的最高指战员,许世友也可以说是他提拔上来的,此时的许世友对张国焘依旧存有感情,没有认识到张国焘政治上犯的错误。

更何况有人在说红四方面军的坏话,这让许世友感到很是憋屈,许世友在此情况下便冒出了一个想法:出走四川,自己闹革命!许世友与其朋友甚至制定了行军计划图,可许世友的有一好友-王建安,王建安在得知此事后并没有盲目地跟随许世友,而是向党中央做了报告。

许世友被捕,许世友自此不理王建安,后来还是因为毛主席重新牵线,一顿酒过后两人又和好如初。

许世友被捕后,被定为了“许世友反革命集团”,择日就要枪毙!”

可毛泽东对这个将领很是爱惜,决定夜访许世友,可此时的许世友正在气头上,因为这事,妻子都和自己离婚了,怒火中烧之下,竟然起身要打毛泽东,罗瑞卿手疾眼快,横在了两人中间,阻止了许世友。

毛泽东见谈话不成,便也起身离去。可此事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快地传遍根据地,党中央对此事也是相当重视,当即决定枪毙许世友!

在枪毙的前一刻,许世友认为自己打了一辈子仗,打的全是欺压百姓的恶人,如今被红军枪毙,他觉得不甘,便提出要和毛泽东理论理论,而此时的毛泽东,也在想法挽救许世友,毛泽东从徐向前那里知道,许世友做事敢作敢当,有勇有谋,是个讲义气的农民英雄,就是缺了点文化。

毛泽东是打心底里喜欢,听到许世友要见自己,当即便同意了,许世友纳闷了,毛泽东差点被自己打现在竟然还同意见自己,难不成有什么阴谋?于是许世友便心生一计,要求自己带枪,他倒要看看毛泽东的诚心!

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有人想要先枪毙许世友,可关键时刻毛泽东指示,许世友可以带枪,枪里可以有子弹。罗瑞卿当着许世友的面给枪上膛,并递给许世友。许世友对毛泽东的胸怀第一次有了敬佩。

许世友来到毛泽东办公处,一进屋便向毛泽东谢罪,说自己绝没有伤害主席的意思,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请求组织严厉处置。

毛泽东一把扶起许世友,并对他说:喜欢许世友的性格,也明白许世友的委屈,并肯定了红四方面军的作用,替那些风言风语向许世友道歉。许世友深受感动,从此对毛泽东非常敬重,毛泽东也非常看好这位大刀将军!

自这开始,许世友便成了毛泽东的心腹爱将,亲自为许世友改名;亲自调节王建安与许世友的矛盾;知道许世友少文便劝许世友多读读书;动乱时期,“造反派”要办许世友,毛泽东力保许世友,并让许世友来家住等等,无不看出两人感情的深厚。

毛泽东为何要让李德生劝许世友少喝酒?

这事发生在1973年5月,空军党委四届五中全会将要结束时,毛泽东找到李德生说:“听说许世友在南京天天喝很多酒,你去劝一下,让他少喝一点”。

李德生是许世友的好友,从小好到大,毛泽东让李德生传话,也深知只有李德生传话才有效果。那么毛泽东要特意嘱咐李德生亲自跑一趟呢?

时间回到1970年的庐山会议,第一天林彪为了争权夺利,提出了宪法设国家主席,由毛泽东继续担任国家主席及毛泽东天才论,第二天,陈伯达发言,赞成林彪提议,并认为副主席由林彪担任,并暗示张春桥不认为毛泽东是天才,批判张春桥。

自此,完全带偏了会议主题,许多人认为这个话没问题,便赞成这两个提议。

许世友在大事上看得透彻,况且毛泽东尚未发表意见,他便没有急于表态,8月25日的会议上,毛泽东说自己年龄大了,不应当再担任主席,同时不同意宪法设主席,并狠狠地批评了陈伯达。

26日,许世友向南京军区小组会上传达会议精神,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向中央写封信,信的大概内容为:拥护毛泽东不设主席的决定,同时对犯错误的人应当加以严惩。信由许世友签发,送中央办公厅,转呈毛主席。

之后,韩先楚与杨得志得知此事后也向中央写信,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在林彪叛逃后,这三封信在林彪处被找了出来,这就成了江青、张春桥等人手中的把柄,1972年12月25日,许世友不得不进京解释问题,中央派人来一再追问:信中所指犯错误的人是不是在影射张春桥?

三个军区为什么都写信?怎么在林彪处?许世友一再解释,犯错的是陈伯达,他没有联合写信,也不知道怎么在林彪处,可抓住把柄的江青等人哪会相信,终于整的许世友住了院,在北京7天,住了5天院,回到南京后,许世友不得不写一封信向中央检讨,并转呈毛泽东。

自己这暴脾气,有火没处发,只得天天借酒浇愁。毛泽东在收到信后,一下就想到了许世友会天天饮酒。毛泽东与许世友感情深厚,早在1967年,许世友被批斗时,毛泽东便帮许世友说了话,那一段时间许世友也是经常喝闷酒。

此时,毛泽东深知许世友的身体大不如以前,不能再频繁地饮酒,何况是闷酒。这样便找到了李德生去劝许世友。

许世友在得知主席非常关心自己时,大为开心,当即表示:“我以后会注意的,不会喝酒误事的,我这辈子忠于党。”

毛泽东与许世友不打不相识,在漫长的战争岁月中,许世友一直是毛泽东的心腹爱将,解放后毛主席更是不加掩饰自己的爱惜之心,数次帮助许世友。

而在这件事情上,毛主席仅仅凭借一封信,便能得知许世友一定会喝闷酒,也可见毛主席对许世友的了解,也可说明两人情谊深厚可见一斑,为了怕许世友喝酒伤了身子,这才有了嘱咐李德生亲自飞往南京劝许世友少喝酒一事。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犯你的权利, 请联系我们(点击查看联系方式)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