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父亲曾预言毛前程远大,去世后毛主席扶柩,一路护送到武汉

1920年1月17日,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杨昌济先生病逝北京,北京学界名流出席了他的葬礼。比起这些名流,悼念的人中有个高个儿小伙子,在当时

杨开慧父亲曾预言毛前程远大,去世后毛主席扶柩,一路护送到武汉

1920年1月17日,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杨昌济先生病逝北京,北京学界名流出席了他的葬礼。比起这些名流,悼念的人中有个高个儿小伙子,在当时并不算惹眼,现在看来他的大名却如雷贯耳,他就是青年时期的毛主席。

人们都知道,徐特立与毛主席横跨半个世纪的师生情谊,却鲜少人知,早逝的杨昌济先生也对毛主席一生影响深远。

结缘

1915年,湖南高师发生了一件大事,学生罢课要求校长张干退位。领头的是个高个儿青年,写得一手好文章,当年被校长教师交口称赞,不肖多说,这就是年轻时候的毛主席。

校长张干对此事勃然大怒,打算开除带头的几个学生,包括他当时十分欣赏的青年毛主席。当时在湖南高师任教的杨昌济对这个青年印象深刻,认为此子是:“海内人才,前程远大。”

所以与几位老师联合出面,要求张干收回成命,留下这个可造之材,日后必成大器,虽然青年本人开始,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在这些鸿儒硕学爱才恳切地劝说下,张干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留下了那个倔强的青年。

杨昌济先生本人,由于多年游学国外,早早接触到进步的思想,所以在课堂上也时常给学生们带来时下最新潮的思想观念,这使他在同学中的声望很高。他本人也没有架子,十分亲和,因此也与一些优秀学生关系日益密切。

这些优秀学生里头,杨昌济先生有三个得意门生,被称为“湘江三友”,他们学术造诣在同龄人中显得颇高,兴趣爱好又十分相投,在湖南高师,一时间是风流人物,而这其中的一位,便是两年前的那个青年。

是的,那个青年没有辜负老师们的信任,这两年,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敏学好问,品学兼优,热爱读书,成了杨昌济先生的爱徒。

于是1918年,青年写下一篇文章《体育之研究》,思想观念让人为之一叹,杨昌济拿到文章不禁连连称赞,还将文章推荐给了当时进步人士所热捧的《新青年》,这位青年落笔留名“二十八画生”。

从此青年开始认真地了解这些进步的思想和知识,杨昌济先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于是一听说三位得意门生打算成立革命团体来改变社会的时候,杨昌济先生二话不说地开始帮忙。于是促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新民学会。

他们时常去杨昌济先生家中请教问题,探讨革命之道,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青年结识了先生的爱女,闺名开慧。

送先师

在校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出了校门,日子可就不一定这么顺利了。毕业本是渺茫,加之时局动荡,但这位青年倒是十分幸运。恩师杨昌济调职北大,推荐他去北大做图书管理员,他答应了。

杨昌济先生在那里都不肯放慢脚步,于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进步学生的爱国之情空前高涨,他就写下了《告学生》,勉励大家敢说敢做,表达对学生的殷切希望。同时他还为湖南大学的创办忙前忙后,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这些,青年都知道。

可是病来山倒,杨昌济先生重病缠身,很快消瘦了下去。青年对恩师的疾病很是担心,总是抽出一切时间来探望恩师,时常在病床前照顾,可这病,总也不见好转。

在冬末,杨昌济先生觉得自己大限将至,开始安排后事了。他先是跟好友李大钊夸赞那位青年,给他写了好几封举荐信,帮他铺路;又是托付他人照顾家人,最后临终前,他终于唤来了那个青年。

看着青年担忧的面孔,杨昌济先生心底十分骄傲,他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于是缓慢地拿出跟了自己很久的手表,送给了那个青年,又说:“你和开慧的事,我已经知道了。”

是的,早在许久之前,他就看出来了,请教问题的时候,自己的女儿总趴在门边偷偷看那青年,青年也总是回馈以一笑,他也年轻过,如何不懂这些情感?青年是值得托付的人,他愿意将女儿嫁给他,也等待着青年提亲的日子,可是眼下自己的身体,怕是已经等不到了,这件事只能是他自己来开口。

青年早已经与杨开慧互生情愫,没能告诉恩师本是愧疚,结果今日先生主动提起,也并无责备之意,青年的泪很快落了下来,而身旁的杨开慧,更是泣不成声。

杨昌济先生又用着缓慢的语调嘱咐他,杨开慧年纪小,很多事做不周全,让他日后多照顾杨开慧,之后便没再多说,是同意了这门亲事。

可是杨昌济先生却看不到这对眷侣携手生活的日子了。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先生病逝享年49岁。

先生是积劳成疾,一辈子为国为民,操劳着,才拖垮了身体。青年知道,其他人也知道。

这些人都敬他,爱他,认为他是国家栋梁,都来到了他的葬礼,送他最后一程。青年与同学一起发布了悼文,追忆仙师的恩情,杨家子女也发布讣告,落叶归根,他们将会把杨昌济先生的灵柩送回湖南老家。

但古语云:“自古忠孝难以两全”,青年未曾想过,忠孝问题最终也落在了他的身上。新民学会要在上海召开会议,商讨驱张问题,北京方面打算派他出席。

可是恩师遗体回乡的期限近在眼前,如果参加新民学会,讨论国之大计,那么他无法送恩师最后一程;如果护送恩师回到湖南,他又错过了新民学会的会议,有辱国家,也愧对先生对他殷切的栽培。

向来聪慧果敢的他,人生中第一次犹豫了。而杨开慧也看出他的心事,问他是否遭遇什么难事,眼见心事被看破,他也不打算隐瞒,将去上海还是回湖南的事和盘托出,咨询杨开慧的意见。杨开慧听完便果决地替他作出决定,去上海。

青年对父亲的敬重爱戴她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父亲身边的朋友,学生也都明白青年对父亲的后事是多么尽心尽力,就算他不在,也没有谁会责难他。

何况父亲生前最是器重他,如果有什么事耽误了他的前程,哪怕是父亲自己的事,父亲也不会愿意。再者,葬礼已过,送父亲回湖南老家也只是一场告别,他与父亲的情谊并不需要在这场送别中体现。这番话,杨开慧全都说与他听了,这是青年感到莫大的慰藉。

末了,杨开慧又深情地望着他,叮嘱着要注意身体,保重自己的健康,万不可熬夜,落得跟父亲一样早逝的结局。这样的叮咛更是加深了他们二人的感情,共同患难后的伴侣很多话自然无需多言,相互之间,一个眼神足矣。

几天之后,护送杨昌济先生遗体的队伍开始出发,遗孀和子女走在前面,青年就站在杨开慧身旁。一路走,一路是不舍,只要是到了湖南,先生这辈子就真的结束了,而他们也再无法见他一面,自此生死有别,远隔黄土,万般思念与谁说?

杨家夫人没了丈夫,失去了此生至爱,此刻行如走肉,而杨家子女失去了敬重的父亲,又该如何面对日后的磨难?青年的难过不输家人,一则师生情谊跨越多年,早已变成亲人的模样,一则相比较于亲人,杨昌济先生对他的栽培于理解,是很多时候亲人也无法做到的,朋友般的支持信任。

亦父亦师,亦师亦友的人离开了,世界上又少了一个懂他的人。青年的悲伤中,又有惆怅。由来成大事者都是孤独,但好在他还有很多朋友,还有杨开慧一直坚定地站在他身边。

一路到了武汉,是时候说分别了。家乡近在眼前,他不得回去看一眼。先生送到这里,也是到头了。青年不得不告别了恩师杨昌济先生,转头马不停蹄地转头赶往上海参加新民学会的会议。先生一定会理解他的,正如多年前在湖南高师维护他一样。

尾声

十年后,杨昌济先生放心不下的小女杨开慧也牺牲在了战场上,为了那个青年,为了这个国家,她也无悔。

“欲栽大木柱长天”,这是杨昌济先生平生所愿,读来气吞山河,豪情万丈,而今看来,这句看来壮志凌云的愿望早已成了真。

他的学生中,有共产党的创始人,有最早一批的党员,带领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彻底赶走了侵略者,瓦解了封建势力,建立了新的国家,撑起了中国的长天。

还有学生不愿参与这些斗争,继承他的衣钵,在教育事业中发光发热,做出自己的贡献。思及至此,先生当是十分欣慰。

那位扶着他的灵柩哭泣的青年,后来也到了他的年纪,像他一样睿智博学,却做到了他没能做到的成绩,青出于蓝胜于蓝,他没有辜负先生当年的承诺。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犯你的权利, 请联系我们(点击查看联系方式)删除。